隨著三網融合政策逐步落地,各相關方的熱情再次被點燃,一度不被大家看好的互聯網電視迎來了新的春天。此前,互聯網電視一直受內容欠缺以及標準不統一等方面的因素,導致互聯網電視總處于一種讓消費者持幣觀望的狀態。
互聯網電視興起之初,我們都知道,在內容上僅以瀏覽固定門戶資訊、查看天氣預報等內容為主,而對于互聯網電視機來說,需搭載上豐富的內容才能展現其本來面目,暢通互聯+視頻影像才是其真正優勢和價值所在。
由此,互聯網電視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推進和發展,各彩電廠商開始逐步涉及視頻影像內容,并與一些視頻網站合作,譬如PPS、迅雷等等,推出可在線視頻觀看影片、在線下載影片等視頻內容,一度引發消費者的狂購熱潮。
不過,自今年年初以來,國家廣電總局針對互聯網電視的視聽內容管理連發兩文,給互聯網電視扣上“緊箍咒”,文件對當前最受消費者青睞的互聯網電視影視聽節目要實施資格準入制,只有獲得牌照才能為互聯網電視提供影視聽內容,致使互聯網電視再度陷入內容瓶頸。
盡管廣電總局對于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出臺了相關約束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費者借助電視的互聯網化功能自主選擇內容的范圍,但并未影響到國內企業推廣互聯網電視的信心和積極性。
據了解,TCL、海信、康佳、長虹等國內企業仍按照計劃推出了升級版的互聯網電視新品。同時,對于廣電總局的內容禁令,彩電企業還采取了通過與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廣電、杭州華數等三家擁有網絡內容提供商的合作,突圍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困局。
此外,在今年3月份,國內各彩電廠商都紛紛自建內容平臺,如康佳推出的基于十核“銳芯”技術支持的智能運作平臺、海信推出的基于藍擎技術開發平臺首創的widget多任務操作系統等,以期向產業鏈縱深延展,并見到了成效。
據奧維咨詢預測,2010年,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零售量將超過600萬臺,市場增速將超500%。
2010年時互聯網電視全面爆發的一年,在三網融合大背景下,互聯網電視迎來更大的機遇。互聯網電視將迅速取代傳統電視,占領市場,同時打破過去慣有的收視、使用習慣,未來互聯網功能或能成為電視機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