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可能很多朋友根本沒有考慮過選購平板電視,不是因為平板電視技術不成熟,或者是平板電視具有什么缺陷,而是成本價格的過于昂貴,讓很多大眾消費者都望而止步。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6年前后,32英寸平板電視的價格高達萬元以上,40英寸平板電視的價格高達兩萬至三萬左右,而與平板電視尺寸相當的CRT電視價格僅兩千元左右,如此大的價格差距,不僅讓消費則普遍認為平板電視是家電中的大件奢侈品,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平板電視的加速發展。
經過近兩年的加速發展,很多平板電視廠商也認識到,平板電視要快速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成本價格,而解決成本價格的首要問題就是上游面板。我們都知道,平板電視屏幕占據整機70%左右的成本,只有屏幕得到很好的供應和價格控制,才能使平板電視整機價格得到下調。
對于上游資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譬如三星、LG、夏普等廠商,掌握著上游產業鏈的命脈,同時也掌握著整機的價格走向。一向以高價自居的外資品牌在價格上始終保持著高價的姿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所有國內彩電廠商基本上都處于被動狀態,無法在價格上取得很大的突破。
但是,對于國內彩電企業來說,上游產業鏈得不到解決,始終受制于人。為了能全面取得突破,國內彩電廠商開始全面涉足上游產業,紛紛投建液晶模組廠,目前TCL、長虹、康佳、海信等彩電廠商都已經擁有自己的模組生產線?梢哉f在上游產業領域爭取到了一定的主動權。
尤其是從近兩年國內彩電廠商紛紛投建液晶模組生產線以來,整機產品的價格也開始得到全面破解,昂過的平板電視在大眾消費者認為,已經基本上與傳統的CRT價格持平。同時,超薄的平板電視,更是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
由此,筆者認為,平板電視發展速度完全取決于價格,只有具備實惠的價格和高品質的產品,才能加速發展。而平板電視經過近兩年的發展,這一點已經讓我們認識的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