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央視曝光互聯網電視提供的在線播放、下載電影涉嫌盜版,還稱部分互聯網電視上可以看到淫穢視頻,而這些網站在電腦上無法正常登錄。國家廣電總局網絡監督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每個品牌的互聯網電視都有自己的平臺,只有購買了某個品牌的互聯網電視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內容設置較為隱蔽,監督、檢查有困難。
“這事件的背后是廣電總局希望通過‘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以促使互聯網產業鏈更加完善,監管更加有力!蹦硺I內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向記者透露,廣電總局將出臺相關政策,在已發放的3張互聯網電視運營牌照外,將發前置的內容牌照。與此對應的是,即將頒布《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管理規范》、《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管理規范》兩份文件。而在4月12日,廣電總局還向各省廣電局發出一道“41號文”。媒體獲悉,此文要求對于未經廣電總局批準擅自開展IP電視業務的地區,將依照《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等條規依法予以查處,限期停止違規開展的IP電視業務。
綜合上述文件理解,具有互聯網功能的電視機必須綁定一家擁有運營牌照的服務商,且對每臺電視都能夠管控。目前,CNTV、上海文廣、杭州華數已擁有運營牌照和內容牌照,預計廣電還會給地方廣電播出機構如各地電視臺等頒發內容牌照。
對于互聯網電視這樣一個可以最大限度地擺脫電信控制的新生事物,廣電總局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連續設置兩大產業鏈牌照。
與IPTV相同的是,互聯網電視也是終端廠商首先推動的。互聯網電視具有上網功能幾乎成了一種風潮。而這種廠商自建的視頻平臺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引起了央視警覺,其在某新聞節目中直呼:互聯網平臺存在涉黃和盜版內容。于是將采取“雙牌照”管理策略。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表示,將內容平臺剝離出來,會形成更為獨立的產業鏈環境,有利于政府對各個環節管控,會有一定積極推動的作用。
但是,作為一個單獨的產業發展,互聯網電視還很不成熟。尤其是其尚未形成有差異化特點的核心價值,面臨著IPTV、數字電視等許多可替代產品!罢f到底,互聯網電視的背后推動力肯定是終端廠商,只有它們才會受巨大的利益驅動去推互聯網電視!
按照目前的政策,每臺電視都必須綁定一家擁有運營牌照的服務商,這必定會增加終端廠商的制造、采購、銷售、物流等成本。這是否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終端廠商的積極性,還很難說。
事實上,就在央視節目播出之后,已經有終端廠商對戴上“涉黃”的帽子大呼“冤枉”。
如果廣電真的感覺到了來自電信不可抑制的競爭壓力、如果廣電真的像自己說的那樣“守土有責”,那么,可能對于互聯網電視產業的推動責任并不小于監管職責。而前者,并不是簡單地發放幾個牌照就可以解決問題的。
“雙牌照”監管之后,如何能讓產業鏈各個環節在公平的市場上生機勃勃,是擺在廣電面前的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