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視“3·15晚會”,平板電視的售后維修問題成為公眾焦點:從CRT到平板,電視機已更新換代,已沿用十余年的國家強制性“三包”規定卻沒能跟上形勢。一些外資或合資彩電生產企業常以“平板電視不屬于電視”為由,拒絕執行國家“三包”規定。記者昨從市消協獲悉,將平板電視納入“三包”的相關規定有望在年內出臺。
現狀
平板電視買得起修不起
隨著模擬電視向數字、CRT再向平板的快速轉變,平板電視大量進入百姓家庭,尤其是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以來,平板電視在農村市場也開始了快速普及的步伐。
一方面是市場消費需求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則是售后服務水平低下,消費糾紛頻發。據了解,去年,我市消協部門便接到多起平板電視質量問題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廠商不實行“三包”,產品維修費用高。
昨天,去年遭遇平板電視三包難的市民王先生說,按照“三包”規定,剛使用個把月便發生爆裂的液晶屏應享受免費維修,但在實際協商中,商家卻只愿提供有償維修,開出的維修費也很高——換一個屏相當于重新買一臺液晶電視!“雖然通過法院審理和調解,商家在維修費用上作了讓步,但離我們的實際消費利益還有很大距離!”
展望
平板電視有望年內進“三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繼央視3·15對平板電視售后服務問題進行曝光后,多家外資平板電視廠商紛紛調整售后規定,即“企業版三包”。但在實際操作中,消費者仍質疑“廠商說一套做一套”,有作秀之嫌。
對此,市消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電視的“三包”服務,仍在沿用1995年制定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簡稱《三包規定》),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都享有“整機一年,主要部件三年”的“三包”服務。然而,后來逐漸興起的等離子、液晶電視等平板電視機都未被包含之內,很多廠商也就鉆了這個空子。
不過,隨著國家質監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工信部等部門共同發起的電視機三包細則制定和修訂工作后,電視機“三包”細則有望在年內得到明確,廠商打“擦邊球”的現象將被杜絕。
解讀
揚州消協參與新“三包”修訂
5月10日,根據中消協的通知要求,南京、無錫、蘇州、揚州、鎮江5個城市的消協有關代表對正在制定中的新電視機“三包”規定進行了集中討論。
記者從集中討論的新“三包”規定意見稿中了解到,對于電視機的定義,該意見稿指出“本規定所稱電視接收機是指:接受模擬、數字電視信號的陰極射線管電視接收機、等離子電視接收機、液晶電視接收機以及其他采用顯示屏作為顯示終端的接收機。”從中可見,平板電視的“三包身份”終于在新電視機“三包”規定中得到了明確。
除能享受“三包”規定外,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等離子電視機和液晶電視機的三包有效期均為:整機1年,主要配件(即:顯示屏、屏驅動組件、屏邏輯組件、高頻調諧器)3年。
“在老三包規定中,黑白電視機、彩電作為一種商品只參照三包總體規定。而新電視機三包規定則更加詳細、明確。其實,后者就是針對電視機三包出臺的專門細則。”市消協有關負責人指出,新增規定中也考慮到當前實際情況,并且便于操作,如“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售出5年內繼續提供符合要求的零配件”、“在三包有效期內,修理期超過15日時,由銷售者(修理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提供同型號或性能相當的備用電視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