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國內媒體報道,2009年11月,三星因為對旗下新款液晶電視取名為“LED TV”,被英國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ASA)組織判為違反了該國的廣告法。對此,有業內技術專家指出,三星去年在全球推出的多款采用LED背光的液晶電視,這種電視嚴格意義上說只是將傳統液晶電視的背光源改為LED光源,而不是將LED直接制成成像的元件。
英國ASA組織透露,三星的“LED電視”并沒有全部采用LED元器件,這可能導致消費者理解錯誤,這種命名也違反了ASA對廣告真實、明確、無誤導的原則。在ASA組織的干涉下,英國的電視臺已停播三星的LEDTV廣告,三星還修改了其在英國播出的產品廣告用詞。據了解,ASA組織主要是負責廣告行業的標準認定和監督,大致類似于國家工商總局的相關職能部門。
LED TV與LCD TV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有日本技術專家介紹,LED(LightEmittingDiode)翻譯為發光二極體,一般都簡稱LED,它是利用磊晶成長技術及半導體材料制作的發光元件。相對于采用CCFL發光模式(冷極燈管)的電視機,LED用的是自主發光的二極管、晶體管。其優點是體積小、壽命長、堅固環保,而且省電。上述技術專家進一步指出,所謂的“LEDTV”,真正顯示的還是液晶面板,后面的CCFL、LED、HCFL模組,只不過是讓它發光而已,把前面的液晶面板拆掉,你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堆燈管、LED燈泡。LED就是一種新的發光源液晶電視,屬于LCDTV的一種。
中國消費者協會一位工作人員此前向媒體透露,三星將其一款產品直接叫LEDTV,有一點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記者獲悉,目前國內已有購買了三星LEDTV的消費者向中國消費者協會提出了投訴,有的甚至提出了雙倍賠償的要求。不過,目前消費者對于三星的投訴處理結果,并未有清晰的進展。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對媒體表示,繼英國ASA做出相關裁決后,其他歐盟國家也可能跟進采取措施。而中國也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三星應意識到這里也存在著同樣的危機,應及時糾正錯誤的做法,避免繼續誤導消費者。
記者注意到,相比三星LEDTV,中國彩電企業的做法則顯得較為謹慎。比如,海信的產品稱“藍擎LED液晶電視”,創維稱“酷開LED液晶電視”,TCL稱“超薄LED液晶電視”。而海信是與三星同時向市場推出LED液晶電視的中國企業。
早在2007年9月,海信靠自身力量建成了中國電視行業第一條液晶模組線,率先打破了我國液晶模組幾乎全部依賴外企的狀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良品率就達到了99%。2008年7月,海信國內第一家推出了42英寸超薄LED液晶電視。2008年8月份,海信建成投產了中國第一條LED背光模組生產線。
通過自主研發完成了模組以及模組整機一體化開發,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經掌握了液晶模組及其制造的核心技術,這對于保障上游資源穩定供應、實現技術和產品差異化、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明顯效果,提升了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消費調查]
消費者誤認LED電視將淘汰液晶
針對“三星LED電視”的廣告宣傳內容會對消費者產生哪些誤導和影響,記者近日在國美、蘇寧的三家賣場隨機對選購平板電視的消費者進行了采訪,12名受訪者表示他們看完廣告會認為LED電視就是液晶電視的升級換代型產品,如果購買肯定會選擇趨勢型產品。只有2名受訪者對LED電視的概念提出質疑,認為這就是液晶電視,但宣傳成LED電視,就是企業為了賺取更多利潤的一種炒作手段。另有2名消費者表示不清楚、不會購買。但當記者告知所有16名受訪者LED電視就是液晶電視的一種,只是換了背光源時,所有受訪者均對三星的廣告宣傳內容表示不滿,認為這就是“誤導消費者,偷換概念”。
本報記者又通過電話采訪了9名讀者,其中8人表示聽說過LED電視,并表示會選購。但卻不明白LED電視與LCD電視的區別。但當聽記者說LED電視就是采用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時,均對三星的這一宣傳內容提出質疑,認為對消費者存在誤導,容易讓人產生“LED電視就是液晶電視替代產品”的感覺。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李德俊教授指出,企業為了更好地宣傳和突出新產品、新技術的特點,可以采取一些比較形象的手段,或者對比等方式來表達,但像三星這樣的夸大產品技術功能和特點,重新制造一個產品概念的手段,不僅會對行業正常的產品升級換代產生阻礙,還會對消費者的選購行為產生誤導,不利于國內彩電行業的正常發展。對于三星的這一行為,應該盡快給予堅決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