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天津河東區消費者蔣先生向早報投訴,一年前購買了一臺32英寸的平板電視,近日電視屏幕下部分出現模糊的情況,聯系售后部門卻得知,屏幕不屬于主要部件,需要交2500元才能維修。記者隨后調查發現,目前正在實行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是1995年制定的,當時有關電視機的規定僅限于顯像管電視,而目前平板電視已是市場上的主流產品,相應的三包規定卻沒有更新,不利于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液晶屏非主要部件
據了解,蔣先生2009年2月19日購買了一臺32英寸的平板電視,發票價格為3650元。今年3月8日,他發現屏幕下半部分顯示圖像不清晰,又過了兩天,下半部分閃爍不定,不能正常使用。
蔣先生撥打售后部門維修電話,相關工作人員稱,目前彩色電視機的主要部件包括顯像管、高頻頭、集成電路等,而屏幕不屬于主要部件。非主要部件的包修期為1年,蔣先生的平板電視購買已滿一年,所以需要自己付費修理,價格2500元。
蔣先生認為,屏幕是平板電視收看電視的必要條件,它在所有零部件中的價值也較大,所以屏幕應該屬于主要部件,包修三年。目前市場上的平板電視價格已降到3000元左右,花2500元修理屏幕還不如購買一個新的平板電視,售后部門是在推卸責任。
三包規定已落后
據了解,目前仍在實行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是1995年8月25日頒布的,當時市場上的主流電視產品是顯像管電視。這部法規有關電視機的三包規定還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彩色電視機,一部分是黑白電視機,其中主要部件的規定都是顯像管、行輸出變壓器、高頻頭及集成電路。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黑白電視機早已退出市場,當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是平板電視(包括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當初認定的某些主要部件現在已根本不存在了,但多數電視廠家的 “修理更換退貨”規定仍使用原規定。
市消費者協會相關專家表示,當前電視機修理更換退貨的規定明顯已落后,亟須相關主管部門對電視機的三包規定進行更新,否則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得到保護,也不利于平板電視市場的發展。
五國產品牌延保
據了解,目前液晶電視顯示屏的質保時間都由各品牌廠家自己規定。國產彩電對于“屏保期”的承諾不一,有的是3年,有的是1年。目前,外資品牌液晶顯示屏的質保期普遍只有2年,個別企業甚至只有1年。
雖然目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已經出臺了《平板電視售后服務實施規范》,規定液晶電視顯示屏等主要部件的質保期將延至3年。但是,這個規范現在還只是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一位彩電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已經向相關部門提交建議,工信部最早將于今年6月份推動建立相關國家強制性執行標準。
記者日前獲悉,TCL、康佳、海信、長虹、創維五大國產彩電商已對外宣布,將平板電視“顯示屏”等主要部件的質保期延至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