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上旬,隨著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快速復蘇,緩過勁兒的日本企業以“加速度”在歐美市場上率先掀起了一場以視覺盛宴為主題的彩電產品升級熱潮。而一直占據全球平板電視領跑地位的韓資企業也不甘示弱,積極參與到這場彩電升級浪潮中來。
最終,日韓企業率先在今年圍繞3D電視爭奪打響了“立足歐美市場、拼搶中日韓市場”新布局后的第一槍。同時,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市場的3D電視首槍也將于今年4月全面打響,主角除了松下、三星等日韓企業外,還將出現長虹、創維等國內企業的身影。
3月上旬,美國成為松下、三星兩家企業打響3D電視市場商戰第一槍的首選地。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風向標,3D電視首發有利于聚焦全球消費者的眼球。
3月10日,松下在美國的百思買渠道中推出3D電視產品,其中50英寸等離子電視機“P50VT20”產品特價套餐,包括一臺松下藍光影碟機,一付3D眼鏡,訂價為2899.99美元。雖是特價套餐,但較相同尺寸非3D電視仍高出1000美元。不過,在百思買上市一周后,松下3D電視即遭遇被搶購一空的情景。再次驗證了此前松下所預測的,歐美市場上對于3D顯示終端的需求和渴望會在短期內全面爆發。
3月12日,三星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舉行了3D電視產品上市發布會,《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人親臨現場祝賀。三星電子將在全球推出包括3D LED、3D LCD、3D PDP、3D藍光DVD、3D眼鏡以及3D影視節目。與此相呼應的是,三星在其中國官網上發布消息稱,從22日起接受中國消費者的網上訂購,并表示會在4月份正式在中國推出3D電視。
記者注意到,松下并未透露其3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上市時間。作為美國最大的衛星電視運營商DirecTV表示,將于今年6月開始提供3個頻道的3D節目,分別為視頻點播頻道、付費頻道、免費頻道。此前,松下曾在今年的溫哥華冬奧會上采用3D攝像設備制作3D節目源。
作為3D陣營中重要成員,索尼雖然未在3月向市場推出其3D系列產品,但其于3月19日宣布將在北京、廣東、上海啟動索尼3D電視體驗廳,供消費者免費體驗,但具體的產品上市則要等到今年的6月份。此前,索尼曾在今年美國的CES展上宣布,將于今年推出融入3D技術的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PSP游戲機以及藍光碟機。
與此同時,夏普、飛利浦、LG等外資企業也紛紛發布了各自的3D電視新品,不過并未對外透露相關新品的上市日期和具體進程。但眼下松下與三星圍繞已經上市的3D電視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特別是圍繞3D大片《阿凡達》內容源的爭奪更具代表性。此次,三星為獲得《阿凡達》電視捆綁銷售權投入重金,消費者在購買三星3D電視后均可以得到藍光的3D碟片。而此前,《阿凡達》則成為松下3D產業鏈實力的代名詞,多次出現在松下的宣傳中,特別是松下提供相關攝像技術為其贏得了技術上的口碑。
3D電視的火熱,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極具偶然性色彩。在這一產品熱銷的背后,主要是日資企業對目前全球平板電視困局的重要突破口。
最近幾年,隨著平板電視在全球市場上得到了規模化普及,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帶來的市場需求井噴,歐美、日韓以及中國等主要市場的平板電視銷量迅速提升。而三星、TCL、海信、LG、長虹等企業的市場競爭重點將放在平板電視的顯示屏技術升級和內容源平臺創新上。從去年開始,LED液晶電視在全國的熱銷、互聯網電視的中國熱銷,成為中韓企業間的博弈場。與此同時,日本企業卻在平板時代扮演著尷尬的角色,在LED液晶上落后于韓資企業,在互聯網電視上又落后于中國企業。同時,2008年末的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也直接給日資企業在平板電視上的突破造成了負擔。
而對于松下而言,其力推的等離子電視將是全面釋放3D視覺效果的最佳硬件平臺。實際上,在今年的CES展中,松下的3D PDP電視看上去已經超越了同行的產品。而三星在美國首發的3D電視陣營中,也意外地出現了3D PDP的身影。
而作為目前中國惟一掌握等離子全產業鏈的四川長虹,其多媒體產業公司董事長林茂祥于3月18日透露,今年“五一”之后,長虹將逐步停止生產55英寸以上普通LED、等離子電視,在長虹高端LED、等離子、液晶電視上全面導入3D技術,今后3D電視將成為等離子電視的標準配置。
目前,長虹已經發布了3D電視產品,主要是在系統內置兩個芯片,分別對應2D與3D片源,平時可觀看2D內容,而通過遙控器調控,另一塊負責處理3D顯示的芯片便會運作。此前,創維也曾在3月10日發布了首款3D LED電視。
業內人士分析,無論是松下,還是長虹,致力于推廣3D電視,關鍵還在于為其力推的PDP產品找到新的市場突破口。特別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等離子與液晶電視的博弈處在不利的格局下,借助3D電視熱潮扭轉“液晶強、等離子弱”的格局將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記者注意到,隨著2009年中國市場全面步入了平板電視的普及年,TCL等企業熱推的互聯網功能已經成為當前平板產品的通用配置,不能上市的平板電視顯然已面臨出局的境地。與此同時,在海信等企業的推動下,LED液晶電視快速成長,從CCFL升級為LED的液晶電視將在今年迎來普及。今年初便受熱捧的3D電視,短期內已經得到了中外企業的紛紛發力,這必將在今年“五一”之后成為國內市場競爭的最大亮點。
值得國內企業注意的是,當索尼、松下等日資企業全力介入3D產業鏈構建和產品推廣之際,三星與LG卻仍在加大對中大尺寸OLED產品的研發和布局,并計劃于2011年和2010年推出OLED筆記型電腦及電視。
據了解,此前無論是LCD、PDP,或者是LED都是單一產品升級引發了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但3D和互聯網電視則是涉及到整個產業鏈體系的互動傳感式發展。需要從上游的3D內容源、3D制作設備、3D產業標準等一整套體系的配合,特別是上游的內容供應商和節目制造商。
一位彩電技術工程師坦言,如果沒有內容,3D電視只能成為擺設。而且與現在國內企業推廣的互聯網電視不同的是,3D內容現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著匱乏的問題,基本上是從零起步。所以說,生產銷售3D電視容易,但作為彩電制造商,如何憑借自身的力量吸引和推動上游節目和內容源供應商的參與,如何讓他們能夠分享到這一新產品的商業利益,這對于松下、三星而言,需要考慮構建面向3D電視的新商業模式和產業競爭體系。
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就是現階段日韓企業迫不及待地推廣3D電視,但關于3D技術的標準并不統一。而這一問題隨著產品市場普及加速,成為制約市場的瓶頸。
此前,松下已經與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巨頭們以及歐美的主流電視臺們加強在內容源上的合作。為此,松下已經將3D技術的觸角延伸到上游的3D影像設備開發以及將2D畫面通過技術手段變成3D畫面的對外制作中心正式營業。而索尼也憑借自身在影視娛樂業務上的優勢,明確了以內容為導向、以播放設備為輔助的3D產業整體擴張策略。
3D技術標準盡早統一是決定這一產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如何讓上游的內容供應商能夠確認未來這一產業的商業空間,作為整機制造商的松下、索尼、三星們,眼下必須要在市場上進行3D電視、電腦、DVD的大力普及和推廣,這是外資企業的聰明之處,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業倒逼機制,讓更多的制造商參與到3D產業中來。這也是為什么松下、三星急著推廣3D電視的根本原因。一位國內彩電業內人士分析得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