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訴】
萬元液晶電視 換屏價格沒個準兒
據市民趙先生介紹,一年前他花了13000元購買了一臺三星液晶電視,春節前的時候電視的液晶屏壞了。趙先生查了購買電視時的保修卡,只寫了“整機保修一年”,沒有標明零部件的保修時間。于是趙先生撥打了三星液晶電視的售后維修電話,客服人員答復是:趙先生的液晶電視整機、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都是一年,現已過了保修期,所以換屏需要8700元。
趙先生認為8700元的維修費用太高,經與總部售后協商,得到的答復是換屏需要2800元。趙先生還是不能接受。
春節過后,趙先生又接到三星液晶電視的售后電話,對方表示:臨近3·15了,換屏的費用可以再便宜些,只要掏1600元,就可以更換。
“從8700元到2800元再到1600元,這么大的差距,究竟這液晶屏的價格還有沒有準?”趙先生疑惑地說。
【記者調查】
三星液晶屏幕保修期 一年、兩年兩種待遇
3月15日,本報記者撥打了三星全國售后服務電話,客服人員介紹說:2009年9月1日后購買的三星液晶電視,整機保修一年,液晶屏保修2年。2009年9月1日之前所購買的液晶電視整機保修一年,屏保修一年;各個地區如有特殊規定則按照地區的規定來執行。對于為何要把2009年9月1日設定為“一道坎兒”,客服人員解釋說,國家目前還沒有液晶電視的三包規定,這是三星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重新規定的。
很顯然,趙先生購買電視的時間是2009年9月1日之前,因此被擋在了“免費維修”的門外。
“三星電視的液晶屏不僅價格沒個準兒,維修規定也沒個準兒,還讓消費者怎么信賴?”趙先生對此十分不滿。
【新聞延伸】
平板電視保修 各品牌保修期不一
昨日,記者又調查幾大品牌液晶電視的售后服務情況。據了解,SONY、三星、日立、松下、東芝、飛利浦等國外品牌的平板電視機整機保修期為1年,主要部件保修期為3年,而屏幕保修期為2年。屏幕的保修期排除在主要零部件保修期之外。
相比之下,Haier、創維、海信、TCL等國內品牌的包修規定為:整機保修期為1年,主要零部件和屏幕保修期均為3年。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雖然一般廠家都稱等離子電視機的壽命是6萬小時,液晶電視的壽命大約為5萬到7.5萬小時,夠一般家庭使用大約10年時間。但實際上,液晶電視的核心部件液晶屏的壽命卻遠遠低于這個時間。目前,包括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在內的平板電視出現過故障的比率維持在10%左右。而作為平板電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塊液晶屏的成本要占到整機的60%左右,消費者的維修成本幾乎是天文數字,因此缺乏統一“三包”規定的“短暫”的保修期讓消費者“很受傷”。
【市民期盼】
“三包”盡快出臺 維修也應明碼實價
“目前我國彩電售后服務‘三包’仍在執行1995年由國務院頒布的針對顯像管電視(CRT)出臺的國家標準。該標準要求電視機產品‘整機保修一年,主要部件保修三年’,而對新興的平板電視產品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因此關于平板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主要部件及保修期限的界定,一直是爭議最多、維權最大的難點。”石家莊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電視機修理、更換、退貨的規定明顯已落后,亟須相關主管部門對電視機的三包規定進行更新,否則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得到保護,也不利于平板電視市場的發展。
對于消費者遭遇的“沒準兒”的換屏費用,這位負責人建議,每個企業應當對家電維修的維修項目、機型、材料費和維修費等有一個明確的規定且公之于眾,以更好地約束亂收費,進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消費者在充分了解價格和保修外的收費內容后,在選擇電視品牌時將有更大的主動權。對生產廠家來說,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也應加強售后服務意識和承擔產品責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