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曝光了東芝、日立、松下等諸多外資企業,不將“平板電視”算作彩電,不對平板顯示屏按照核心零部件予以3年的免費保修,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投訴和質疑。特別以東芝液晶電視“豎條門”事件最具代表性,問題產品影響面大、售后服務久拖不決、服務費用高。
對此,有業內知情人士指出,早在3年前,以長虹、TCL為代表的國內彩電企業就開始將平板顯示器作為核心部件提供3年包修。實際上,雖然中外企業對于服務消費者的理念有差異,但中國彩電企業使用液晶顯示屏也都是從夏普等外資企業手中購得,從零部件的技術和質量角度來看,這些外資企業實施顯示屏3年保修更具備成本、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但卻遲遲未執行,就是對中國市場的輕視。
與此同時,針對日前長虹在市場上率先實施“平板電視屏質保期延長至3年”、“維修服務絕不耽誤一分鐘”、“產品服務延保一年”等平板電視的維修服務政策后,再次升級向用戶實施在3年質保期內,出現屏壞(屏基板電器性能壞)故障,將實行整機包換的服務。
對此,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售后服務專委會表示,長虹此舉是對服務水平和理念的又一次提升,對整個行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已經遠遠超出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應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這必將會帶動我國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水平的群體性升級。
作為我國家電業的骨干企業,近年來,長虹一直都在積極致力于產品品質和售后服務水平的提升,與整個行業在服務理念、技術共享、維修能力的提升方面保持著協同,并為行業的售后服務標準制定和整體服務能力的提升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電子視像業協會在給予長虹近年來發展肯定之時,也希望國內平板電視售后服務標準盡快提高,并于今年正式頒布了《平板電視售后服務行業規范》,作為行業規范在全國推廣實施。
記者獲悉,此前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售后服務專委會的會議上,長虹等家電企業承諾,將全面實施延長平板電視的保修期,在以前平板電視 “整機保修一年,顯示屏保修三年”的基礎上,長虹再度提出“再贈送整機延保一年的服務”,從而將平板電視售后服務“行業標準”升級。同時,長虹還鄭重承諾,凡是在產品質保期內出現屏壞(屏基板電器性能壞)故障,直接更換整機。
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購買長虹平板電視,可以享受延保一年的服務,這就意味著在產品故障高發期的第4年內如果出現屏壞,那么消費者可以享受直接換機,還可以再度獲得3年保修。那么,購買長虹平板電視就意味著可以長期享受免費服務的政策。這將給長虹在平板電視售后服務上帶來很大的壓力以及隱性成本支出。
不過,長虹既然敢于承諾,這就意味著企業已經在平板電視的產品質量保障體系上建立了完善控制制度。今年1月初,長虹對外宣布總投資20億美元的我國第一條等離子屏幕生產線進入全面擴能量產階段,產品月綜合良品率已達到80%以上,單日最高綜合良品率達到91.21%。這意味著,長虹正在以產業鏈競爭力推動企業在售后服務上的升級與創新。
行業觀察家認為,都說“服務無止境”,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作為大企業的長虹也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近年來,長虹不斷推出有利消費者的服務舉措,作為制造企業不再是單提升產品品質,而是向提升全面持久的高品質服務發展,積極推動消費市場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