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液晶電視市場可謂風生水起,數據顯示,國內液晶電視預期銷售2500萬臺,城市居民保有量將達到4800萬臺。與此同時,在從小屏到大屏,從標清到高清,從看電視到用電視等新的消費趨勢下,消費者看電視時的用眼衛生問題日益凸顯。近日,一份由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做出的液晶屏對比測試結果的出爐,再次掀起了社會對電視產生視疲勞問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此次試驗在國內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的主持下進行的,通過專業的信號源將IPS硬屏與VA軟屏進行對比實驗,以此檢驗兩種液晶屏對人眼視覺舒適度的影響。最終專家通過科學合理的實驗分析,做出了“相對于VA液晶屏,IPS液晶屏不易引起觀看者產生視疲勞”的結論。就此,業內人士表示,液晶面板占據了電視70%以上的成本,是電視的核心技術,而針對視健康問題對面板進行區分,將對指導液晶電視消費,進而推進液晶電視產業升級發揮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在電視行業,消費者對健康問題的重視日益提升。尤其是伴隨著電視向中大尺寸的升級,高清電視、互聯網電視的廣泛應用,電視作為家庭娛樂終端的地位日益明顯。而在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功能應用變革面前,消費者的視力健康問題卻突出起來。根據一項調查,消費者每天平均觀看時間為2.6個小時,長時間觀看以后感覺眼睛不太舒服的比例為8.2%。其中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全國戴眼鏡的人數超過3億,少年近視發病率更是高達50%-60%,而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產生的視疲勞造成近視的首要原因。因此,實現電視行業的健康升級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目前,在健康需求的刺激下,電視行業一些新的技術趨勢出對健康問題的關注明顯顯現。就比如各廠家正在力推的LED液晶電視,與傳統的CCFL光源相比,采用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不含汞,與健康趨勢相融合;此外,倍頻和雙倍頻技術依托中間幀的插入,通過提升刷新率的基礎上,從而很好緩解了困擾液晶電視發展的“拖尾”和“殘影”現象。
不過,雖然這些新技術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然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在液晶電視制造技術普及化、成熟化的今天,眾多整機廠商宣傳健康消費的聲音中,例如“不閃的液晶電視”,“防眩光電視”等,都是基于以漸趨同質化化的技術運用,仍然不能被視為消費者清晰的選擇原因。與此同時,在少數幾家具有核心技術的面板廠商中,卻因為面板技術的不同,體現出了更加貼近健康消費的利益點。而本次試驗正是從科學、權威的角度,以面板技術為核心,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費標準。
事實上,對于LED背光、變頻技術等有著強烈健康訴求的新技術而言,此次眼科測試結果將帶給消費者權威的消費指導。首先,作為液晶電視的一種,LED電視也有軟屏、硬屏之分,遇上具有“拖尾”、“殘影”問題的VA軟屏,LED背光的優勢并不能得到最大化的體現。而IPS硬屏的液晶分子是呈水平排列的,分子轉換速度比普通軟屏快十倍,在動態清晰度、可視角度上的優勢能夠被LED背光的硬屏面板所繼承,因此帶來了更高的視覺享受。
此外,對于能夠有效提升動態清晰度的倍頻和雙倍頻技術而言,IPS硬屏與VA軟屏在色彩方面柔和真實的差別,同樣體現著不同面板技術對于護眼健康的差異性。眾所周知,電視只有能真實的表現自然色彩,才能不對用戶的眼睛構成不利刺激,而相對于VA軟屏,IPS硬屏在呈現畫面時效果更逼真、色彩更自然,大大降低了眼睛的刺激的作用。因此,將擁有天然畫質優勢的IPS硬屏面板與倍頻或雙倍頻技術相融合,已經成為在畫質顯示上最為出眾的畫質技術。
眼睛是觀察世界的窗戶,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是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硬指標。而作為與視健康密切相關的液晶電視,無疑更是承載著人們對視健康問題的期關注。相信通過本次測試的展開,在揭開液晶電視“面板健康”時代的同時。IPS硬屏技術能夠獲得消費者和電視廠商的信賴與認同,將在引領液晶電視行業健康升級方面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