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液晶電視在新一輪消費高潮中蓄勢待發。而在互聯網娛樂、LED背光源、倍頻雙倍頻、節能環保等高端技術的普遍運用下,液晶電視制造技術開放化、成熟化的趨勢日益加劇,市場也顯示出與以往不同的新趨勢——那就是消費者健康訴求的日益加強。近日,一場由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牽頭,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的眼科測試,就針對消費者廣泛關注的電視視疲勞等問題,從權威角度驗證了IPS硬屏能有效減小電視收看視疲勞發生機率,并由此開啟了液晶電視“面板健康”的應用新時代。
液晶電視視疲勞測試 IPS硬屏全面勝出
據了解,為確保實驗準確性與專業性,實驗在20~29歲之間的公室工作人員及在讀研究生等重點關聯人群中,篩選出了30名視力健康者進行測試,并通過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咨詢,設計了科學的誘導刺激信號源,專業測試人員通過對比每位實驗者觀看信號源前后眼科測試數據的變化,比較出兩種液晶屏對人眼視覺舒適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在播放相同信號源的條件下,IPS硬屏對于疲勞眼痛/頭痛癥狀、單眼調節靈活度、輻輳近點等指標的影響方面,明顯小于VA液晶屏。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也據此做出了“相對于VA液晶屏,IPS液晶屏不易引起觀看者產生視疲勞”的結論。
健康訴求日益突顯 液晶電視期待畫質革新
事實上,本次眼科測試的開展,是在我國液晶電視市場蓬勃發展以及液晶電視健康訴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進行的。近年來,液晶電視迎來了迅速普及,2009年國內液晶電視銷售2500萬臺,城市居民保有量達到4800萬臺;另一方面,液晶電視雖然在外觀、清晰度等方面較CRT彩電有質的飛躍,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并沒能完全繼承傳統CRT彩電在動態顯示效果方面的優勢,對消費者視力的危害日益突顯。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更是高達50%-60%,而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產生的視疲勞,尤其是因為液晶電視動態殘影、拖尾等問題,導致視力下降的比例已經成為電視傷害視力的主要原因。
面對日益嚴峻的視疲勞問題,在此之前,一些整機廠商提出了類似健康消費的訴求。例如,基于屏變技術的“不閃的液晶電視”,以及解決眩光污染問題的“眩光電視”等,并意圖通過大量的宣傳引領液晶電視健康消費的趨勢。然而,這些以整機廠商推出的護眼技術,只是通過智能感光功能、背光源亮度自動調節來達到舒緩疲勞的作用,還遠遠觸及不到視疲勞問題的真正根源——液晶電視動態清晰度問題。正如行業專家所言,對于“視畫質為第一生命力”的液晶電視來說,只有基于最上游技術帶來的畫質革新后,“健康消費”才能兌現。
IPS硬屏開啟面板健康新時代
實際上,對于液晶電視的拖尾和殘影現象,早已不能一概而論,作為上游面板廠商LG Display推出的IPS硬屏技術,已經被普遍視為能夠有效提升動態清晰度有效途徑。與市場上常見的VA軟屏技術相比,IPS硬屏技術是最大特點是創新性地將液晶分子水平排列,分子響應速度較之傳統軟屏提高了10倍。這樣在播放速度較快的動態畫面時,復原速度更快。尤其是隨著2010年世界杯的到來,消費者在長時間欣賞高速運動畫面時,IPS硬屏能夠保證清晰、流暢和真實的效果,對眼睛的刺激明顯降低,完全符合健康訴求。此外,IPS硬屏在色彩方面柔和真實的表現也十分有利于保護眼睛。我們知道,電視只有能真實的表現自然色彩,才能不對用戶的眼睛構成不利刺激,而IPS硬屏在呈現畫面時效果更逼真、色彩更自然,并具備從各個方向都能收看到完美畫面的能力,大大降低了眼睛的刺激的作用,同樣達到了“護眼健康”的效果。
此次眼科測試的開展,更是通過向大眾提供詳實客觀的數據和證明,對IPS硬屏在護眼健康的優勢予以權威證明,大大提升了整個行業對“面板健康”的關注度。從目前趨勢來看,在未來的液晶電視市場上,將很可能出現以面板技術為主導,功能性消費和健康性消費相結合的發展趨勢。而近來備受消費者關注的倍頻與雙倍頻技術,正是基于基層面板技術而對動態畫質的標準再度提升,成為了這一趨勢的最好證明。相信以此次眼科測試為基石,依托IPS硬屏在各方面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以及其在技術決策力和產業上的主導力,液晶電視產業的發展將會全面滿足消費者更多的消費訴求,引導液晶電視發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