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2英寸LED屏(液晶面板+LED背光模組)價格為280美元,9月下調至240美元,最近又下調至210美元。LED屏價格的持續下滑,給剛剛走出冷陰極管螢光燈管(CCFL)液晶電視庫存危機的國產彩電廠商,提供了一個轉型LED電視的最佳契機。
"我們沒有想到,在此次中秋和國慶旺季促銷中,洋品牌會主推低端的CCFL液晶電視,與國產品牌主推LED電視正好相反。"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表示,從9月20日到10月10日短短的20天里,主流國產彩電品牌的LED電視銷售額占比基本都超過了50%,而康佳LED電視銷售額占比更是超過了60%。
黃心仲指出,由于LED屏價格下調速度超過CCFL液晶屏,導致國產LED電視市場價格僅是CCFL背光液晶電視的1.2-1.3倍。因此,國產LED電視取代CCFL背光液晶電視的效應將越發體現,LED電視普及風潮即將掀起。
奧維數據顯示,最新國產LED電視價格降幅平均達到29%,而國內LED電視市場滲透率已超過35%。中怡康分析師彭顯東預計,到今年元旦,城市LED電視銷量可能超過50%。
不過,奧維咨詢和中怡康的數據也顯示,彩電洋品牌借助CCFL背光液晶電視的低價策略,成功取得了中秋、國慶期間國內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今年年初,國產品牌份額還在70%左右。"奧維咨詢副總監趙茂軍指出,現在夏普32英寸CCFL液晶電視售價僅2500元左右,價格低過索尼2699元的網上售價,使得夏普液晶電視國內市場份額迅速飆升到13%,比起7月的7.6%增長了5.4%。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在9月20-26日的中秋節期間,32英寸液晶電視前5位的暢銷機型全部是洋品牌,僅夏普就占了3個機型;在40-42英寸液晶電視5個暢銷機型里,夏普、索尼和三星占據了前三名,另外兩名分別是康佳和海信。來自江蘇蘇寧的數據顯示,在國慶黃金周7天里,夏普液晶電視銷售額達2600萬元,索尼為2000萬元,三星為1700萬元。相比之下,國產品牌除康佳以929萬元銷售額,成功上升至國產品牌第三外,包括海信、創維在內的國產品牌前五名的銷售總額僅4603萬元,遠遜于彩電洋品牌前4名(夏普、索尼、三星和LG)7350萬元的總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