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的興起除了產業鏈的完備之外,一定離不開電影強力推動,還是得用那句老話來形容:如果沒有《阿凡達》,或許很多人至今都無法理解“身在影院,魂在片中”的感覺。因為過去的電影不論再怎么精彩,觀看者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看別人拍攝的電影,而3D電影卻不同,看了15分鐘后,它能讓您感覺自己就在電影的現場,隨著影片的情節做出各種生活中的正常條件反射,比如:發出各種聲音,來緩解視覺的沖擊,所以用“身臨其境”形容毫不為過,再加上IMAX這種在成倍提高清晰度的同時將圖像最大化的影院終端解決方案介入之后,3D電影的效果達到了令人稱奇的境地。
那么目前家用3D電視效果真的無法戰勝IMAX的效果嗎?我想從目前來看確實如此,因為IMAX 3D能展現超高清晰度以及色彩鮮明度的圖像,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為IMAX的強大而忽略影院存在的問題——觀看位置。家中有私人影院的朋友都知道不論家庭影院如何設計都存在一個“皇帝位”,即最佳欣賞位置,這一區域在電影院中也有,而往往我們買到的票子不是靠前靠后,就是太偏,好的座位不知何時就被暗箱過或早已抬至天價。
但如果我們撇開IMAX談論普通3D影院的效果,那我倒覺得3D電視還是有不少優勢的,首先普通影院3D投影均采用偏振立體顯示方式,這種偏振光的方法缺點在于,左右眼看到的圖像垂直分辨率都只有原始圖像的50%,在沒有IMAX成倍的精細度畫質下,50%垂直分辨率的喪失對3D畫質的影響較大,而采用時分立體顯示的3D電視不會有分辨率減半的問題,其次普通3D影院的投影設備包括幕布在內,其還原亮度,對比度的效果不一定有個人家庭影院出色,而且最關鍵是音響效果未必能有個人家庭影院好,再有普通3D影院同樣存在位置問題,最后未來電視臺播放的3D節目不太可能天天跑到電影院去看吧。綜上所述,個人認為,3D電視尤指目前的3D等離子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好于普通3D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