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掌門人引咎辭職 與價格戰有關?
因業績下滑而引咎辭職的掌門人不只發生在LG電子,為何近日LG集團首席執行官南鏞CEO南鏞下課的消息卻引發軒然大波呢?自從今年年初有外資電視機品牌獲得“家電下鄉”資格后,就有媒體界人士預測,家電下鄉門檻的放寬有可能引發一連串惡性競爭行為。和訊網引述業內人士的分析,特別提到LG電子頻繁在中國市場上演價格戰,例如LG一款42英寸液晶電視近期在京東商城爆出3989元的超低價。其實,今年二季度,以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等外資品牌就開始降價,縱使外資宣稱降價屬于正常調整,但是媒體和消費者的解讀卻是:價格戰來了。
價格戰很容易就會演變成惡性競爭,因為不斷降低的價格很可能會損害到同行以及投資者的合法利益。LG電子前任掌門人南鏞對外表示,離職原因是認為自己對LG電子面臨的經營困境負有責任,但是其并未詳細闡述負有哪些責任,至于是否也包含“價格戰”因素尚未能確認。不過,從南鏞對新首席執行官表示的期待(使公司重整旗鼓,為將來早做規劃)來看,南鏞離開的背后原因可能與決策失誤有關。
上半年LG電視頻遭投訴 質量被拷問
中怡康零售監測數據顯示,LG彩電2010年第二季度的零售額下降了0.3%,僅為5.9%;LG電子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銷售額同比去年下跌了0.7%,營業利潤下跌90%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零售額排名也僅為第九,與索尼、三星、夏普差距明顯;十一前夕,更有媒體發出《LG家電全線嚴重“乏力”國慶不推薦購買》的吶喊。
在LG彩電業績下滑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因素,而最為明顯的原因則是消費者投訴過熱,LG電視的質量被拷問。按照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上半年的電視機投訴數據統計,LG半年來投訴量高達267宗,位居所有電視機品牌投訴第一位。匯總近半年來LG電視的投訴情況,自動關機、電源板故障頻發、機器失靈、死機、爆炸等不一而足,其中電源板故障最為嚴重,投訴量占LG電視總投訴量的51.06%(注:數據來源于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有報道曾曝光稱,個別外資品牌為搶占市場占有率,存在將缺陷或者還處于研發階段的非成熟產品推向市面,最終導致投訴量大增。曾經在中國市場大受歡迎的LG彩電近半年來投訴量高居不下,也難怪消費者質疑LG的產品質量。
LG電視重返日本平板市場 能否救市?
日本是一個與韓國非常相似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人民非常熱愛民族品牌,曾經三星與LG分別于2006、2008年退出日本市場,原因幾乎都集中表現為難以在日本平板市場立足。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新首席執行官具本俊上任前夕,LG電子卻宣布要重返日本市場,原因是“日本對電視的需求正在上升”。
只是,LG電子此舉是否能夠重新喚回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似乎尚言之過早。且不論日本電視機市場已經被本土品牌盤踞,LG要贏得日本民眾的喜歡要花費比日本電視機品牌更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就是LG相關負責人此前宣稱不能完成平板電視出貨量目標,都有可能會令投資者失去信心,另外由于價格戰頻起,LG電視在行業內的位置也有動搖的可能性。
【編后語】自1997年LG生產彩色電視機以來,LG電視機的口碑都不錯,2007年LG還曾經提出要實現平板電視全球第一的目標,然而,以LG電視近半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來看,LG離全球平板電視一哥的距離似乎更遠。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LG旗艦型3DFulLED電視LX9500被授予最佳工業設計創新獎,還被評為上半年度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最佳市場表現品牌(上述獎項由中國電子報社、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聯合評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LG電視還是值得期待的。現在,LG電子由新任首席執行官具本俊執掌,這位具有IT機械、半導體、LCD和資源開發等多個領域豐富經驗的領導人能否挽救LG品牌于水火之中呢,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