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彩電市場的價格戰在十一黃金周過后并未停止。在液晶面板進口價格連連下降之時,《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也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這給液晶電視價格帶來更多“下行”空間。
山東口岸液晶面板 進口價格連降
占液晶電視生產成本60%-70%的液晶面板價格,是液晶電視價格的關鍵因素。
來自山東海關部門的信息顯示,今年前8個月山東口岸進口液晶顯示板 1.6億個,比去年同期增長 86.2%,但其價格卻在連連下跌,8月份進口均價24.1美元/個,下降41.2%。海關分析認為,液晶面板價格下降將直接推動液晶彩電的降價潮,為百姓購買電視省下不少錢。
在剛剛過去的9、10月份,尤其是國慶黃金周期間,眾多液晶產品大幅降價。但來自眾多家電廠商的信息顯示,有了更多成本節省空間的許多電視品牌廠商正在進一步調降液晶電視產品售價。
“高能耗”液晶電視將被強制退市
促使液晶電視價格繼續下行還有另外一個壓力。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起草的《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于今年12月1日實施。依據“能效標準”,大部分“高能耗”的液晶電視將被強制退市。
“十一”黃金周的七天時間顯然不會讓各大賣場及彩電經銷商消化掉積累多年的庫存。根據新標準,液晶電視分為3個能效等級,低于三級的平板電視將被清除出市場。如今,離新標準實施只有一個多月了,因此,各大賣場繼續紛紛打折促銷液晶電視。
中洋品牌十一過后 繼續混戰
據了解,由于液晶面板價格下降,擁有直接成本優勢的外資品牌在十一前首先挑起價格戰,欲借低價擴大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則頂著庫存壓力背腹受敵,再加上新出臺的平板能效標準,彩電廠家于是趁機降價清庫存,眾多國產品牌雖然增加了自身成本壓力但卻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不少品牌的普通液晶電視在十一過后,并未調高價格,反而仍在大幅度優惠。據銷售人員介紹,原來一臺原價3999元的國產液晶電視,現在只賣3200元左右;原價近3000的液晶電視,現在也只標價2000多元。而原來價格高昂的索尼、三星、LG等外資彩電的部分液晶電視也從近5000元的價格直線降至4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