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北京、河北等地家電下鄉市場了解到,渠道商和廠商真正實現大量供貨的產品依然是傳統的CRT電視。以前備受關注的平板電視產品并沒有太多出現在下鄉產品的陣列中。在家電下鄉活動中,彩電產品受益最大的依然是傳統CRT電視。
據調研數據表明,平板電視產品能夠將成本(含物流)控制在,彩電下鄉政策要求的2000元價格線以內的產品只有26/27/19等小尺寸產品。這類產品分別對應CRT產品的29/28/21英寸產品線。與32和34英寸CRT產品線相當的32英寸平板電視并沒有真正出現在下鄉產品陣列中。

對于這一現象,平板彩電廠家主要講責任歸咎于今年年初以來液晶等平板產品上游材料組建價格上漲上。據悉,去年下半年由于遭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液晶面板市場出現了部分產品供過于求的現象。臺灣系和韓系廠商分別一方面降價消減哭從,另一方面調整產能規劃,控制產品產量。上游廠商對液晶面板產能的調整,導致了今年以來,主流產品尺寸線價格回調局面的形成。而隨著面板價格的回調,早期參與家電下鄉競標的1999元32英寸液晶電視紛紛面臨“賠本”的局面。因此,家電下鄉廠商紛紛做出減少這一類型產品供給的決定。
32英寸液晶平板彩電未能真正進入下鄉市場,顯著影像了農民對平板產品興趣。專家指出,平板產品和CRT產品比較的真正技術優勢在于超薄化和大尺寸化。在農村市場,由于建筑結構的差異,農民朋友對超薄產品并不“感冒”,反而主要興趣是大尺寸產品。真正進入家電下鄉的平板彩電僅有26/27/19等小尺寸產品,這類產品和傳統CRT產品比較,看起來屏幕更小,不符合普通農民的居室需求。
在家電下鄉彩電中,主要銷量依然來自于29和34英寸的傳統CRT電視。這類產品具有屏幕大、體積大的特點,擺在房間里也比較氣派。非常符合農民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同時,廠商在者類產品上的價格控制能力和利潤水平也更高,廠商也愿意更多的向消費者推薦這類產品。
相對于CRT彩電主要銷量集中在下鄉產品上,平板彩電的銷量則更多的來自與非下鄉產品。部分東部地區,例如北京、河北等地的農村消費水平已經比較高。部分報價在5000元以下的液晶和等離子電視很受高端消費者的歡迎。雖然這類產品并沒有進入家電下鄉的補貼陣列,但是許多新婚和新房的年輕家庭還是愿意花更多的錢買更大的電視。
不過,對比年輕人的“大手筆”,即便是比較富裕的農民,父母一輩的更換電視的主體依然是CRT產品。其中1500元左右的29英寸彩電格外受到歡迎。這類消費者主要的消費需求在于產品“看著比較氣派”,有比較省錢。擁有13%政府補貼的29英寸CRT電視正好符合這類消費者的要求。
對于以上現象,專家分析認為,家電下鄉、彩電下鄉實際上延長了CRT產品的生命力。在大尺寸平板很難滿足家電下鄉價格控制線的要求,農民購買不能享受13%價格補貼的背景下,傳統CRT彩電,這種成本更低的產品大量享受政府價格補貼,在農村彩電市場上形成了價格底的產品更便宜的消費局面。這等同于增強了CRT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為國家提出的彩電產業轉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