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來自國內專業調查機構奧維咨詢的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高清(包括高清和全高清)電視機占平板電視的銷售比重已高達96%,但高清用戶依然很“小眾”。
看高清必須面對“高”門檻
9月27日,在九衛視高、標清同播開啟前夕,廣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用戶如果想收看高清頻道的高清節目,需具備如下三個條件:
第一、所在的有線網絡要進行數字化改造,或者當地已播出地面數字電視,發射轉播了高清頻道;
第二、用戶要購置滿足1920×1080分辨率標準的高清電視機;
第三、要配備高清機頂盒。現有的標清機頂盒無法接收高清電視信號。
同時,為了推動高清進程、盡快培養高清電視市場,廣電總局要求10個高清頻道(9衛視加中央電視臺原有的高清頻道)全部由有線數字網絡免費接入,用戶暫時不用再為觀看10個高清頻道額外付費。
雖然高清節目免費收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清進程,但用戶看高清節目三條件還是把大部分用戶擋在高清門外。
一方面,有線電視網絡要完成雙向交互改造,而目前高清進程走在全國前列的北京市,完成這項工作的僅有十多個小區。
另一方面,收看高清節目需要同時擁有高清機頂盒和1920×1080分辨率標準的高清電視機,而在模擬電視的數字化轉換中,全國各地幾乎清一色的安裝的是標清機頂盒。
騰訊科技曾致電權威收視率調研公司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詢問高清普及進程,該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騰訊科技,由于目前高清電視節目市場太小,且分布極不均勻,依然是一個“小眾”市場,因此公司并未單獨開辟課題做相關的監測。
平板電視銷量大增 高清電視機占比超高達96%
來自奧維咨詢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09年年底,國內平板電視的保有量將接近5400萬臺。在這5400萬臺的平板電視中,全高清的占25%,高清的占66%,標清的僅為9%。
奧維咨詢公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預計2009年所銷售的平板電視中,全高清的平板電視占比為36%,高清的占60%,標清的平板電視僅占4%。
行業人士指出,現階段平板電視保有量中,32英寸以下的占比為約為20%,而這些中小尺寸的平板電視很大程度上在農村市場消化。
而來自工信部的消息顯示,10月份我國彩電產量增長13.7%,其中液晶電視機同比增長114.5%,液晶電視已連續數月保持超100%的增長。
上述行業人士指出,如果單從數字電視接收終端來講,國內能接收標清、高清信號的平板電視已達數千萬的規模,“終端商已走在市場前面高清普及的硬件依然具備”。
不買機頂盒就不給智能卡 老外發飆要告廣電總局
估計廣電總局自己也沒想到,聲稱要狀告自己的居然是個老外。
據報道,有一個叫Vicky的美籍女子此前購買了一臺高清數字一體機,來到南京廣電營業廳辦理智能卡時卻被告知要同時購買一臺價值高達1680元的高清機頂盒才可以。一氣之下,Vicky向媒體投訴,還在網上發帖稱欲投訴中國廣電總局。
Vicky3個月從家電賣場購買了一臺數字電視一體機。賣場銷售人員告訴他,只要再花幾百元買張“智能卡”,就可以收看到高清數字電視節目。
據悉,Vicky的經歷在國內其實并非個案,這在近期彩電廠家力推的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中普遍存在,消費者在買回這些電視后,發現如果要接入有線電視網絡,還需加裝當地廣電運營商推薦的機頂盒,標清的在500-600之間,國產高清機頂盒的價格要超過1500元,而外資品牌的高清機頂盒普遍超過2000元。
有專家即刻指出其中的玄機,國內數字電視市場,各個CA公司實際上已經將大多數有線運營商給牢牢地控制了,機頂盒廠家和CA公司甚至運營商自身都已經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以后電視機都不用機頂盒,全部更換成一體機,他們吃啥?”
“廣電運營商既不能收落地費,也不能向用戶加收收視費,那就只有賣高清機頂盒來賺差價了! 歌華有線副總羅小布也道出了其中的無奈。
歌華有線在9月份提出北京市高清發展規劃,計劃三年內發展260萬戶高清機頂盒用戶,并且在市財政的補貼下目前已在北京朝陽區、石景山區免費發放高清機頂盒,但顯然“讓當地政府投入巨資來推動高清電視顯然不太現實”。
專家:高清機頂盒成本有望降至500元
有長期跟蹤研究中國數字電視進程的業內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目前高清機頂盒由于市場規模小,成本居高不下,如果這一市場順利啟動的話,“預計2010年下半年其成本能降到500元左右,與目前市售標清機頂盒的價格相當”。
不過他同時指出,與城市市場普遍看有線電視不同,國內廣大的農村市場依然是以地面數字電視和衛星接收為主,而這些私裝“衛星鍋”大都是廣電部門所命令禁止的,其機頂盒大都是山寨貨,由于技術原因,這些山寨廠商短期內很難制造出價格低廉的高清機頂盒,“屆時農村市場的高清進程將大大落后于城市”,該人士對農村高清進程前景頗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