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畫卷 回首古今 和平鴿抒寫和平與未來
“337調查并不是洪水猛獸。”一位專利咨詢機構的分析師表示,只要被訴企業不存在侵權行為,積極應訴就有機會勝出。
近些年來,隨著中美貿易量的加大,不同領域的中國企業遭受337調查已屢見不鮮,如橡膠、地板、打火機,以及打印耗材等行業。而在這些行業中,通過積極應對337調查,最終勝訴或和解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曾多次幫助中國企業應對337調查的王加斌認為,國內企業長遠及根本的做法,是要進行有效的專利布局和專利池建設。“但同時不可或缺的是,對美出口簽訂合同前,應委托專業知識產權公司進行必要的知識產權調查。中國企業根據外國企業樣品或圖紙進行生產時,應在合同上約定知識產權免責條款。”王加斌強調。
就此次訴訟而言,如按一般進程開展,一個月后,ITC將展開立案調查,然后用半年左右時間,進行雙方證據交換、書面證言質詢、專家證據交換、證人口頭質詢等。到2010年7月,ITC會進行實地考察、工廠檢測,預計2010年10月開庭審理,3個月后法官拿出初裁意見,再3個月后ITC下達終裁決定。由此看來,中國企業還是有充裕的時間做應訴準備的。
而在反思LED的現狀和頻遭337調查教訓后,一些LED業內資深人士指出,經過幾年的發展,LED外延片、芯片產業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產業規模和集群效益尚未形成。“我國LED行業迫切要做的是,改變惡性競爭、急功近利、自主創新流于口號的現狀,使產業走上良性循環。”對LED的發展,業內資深人士開出了良方。
首先,要加大力度發展外延片、芯片封裝的LED產品在娛樂、消費、運動類市場的應用,從而帶動國內LED外延片、芯片的發展,提升國內LED外延片、芯片的整體技術水平。
其次,應綜合運用國內LED封裝產業的資源優勢,拓展LED的高端應用領域,提升國內LED封裝產業的整體水平,擺脫高端應用領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再者,利用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促進國內LED封裝行業和應用行業的合作,推進LED照明在道路照明及室內照明場所的應用。
最重要的是,LED產業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半導體照明光源和奧運會上使用的LED有很大不同。在提高半導體照明光源的可靠性、使其達到實用要求方面,中國LED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