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人”搭建的“人體鳥巢”美麗壯觀
對于原告的意圖,我們不好妄加揣測。但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沒縫的蛋。我們必須認清的現實是,中國是LED生產大國,但不是技術強國和應用大國。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LED產業產值上千億元。而有專家估計,5年后其產值將有可能超過萬億元。但由于中國的LED技術水平與國外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中國的企業只能徘徊在技術門檻相對不高的低端市場。為此,中國企業也陷入了主要依靠出口、產品附加值不高、難以進行技術積累、本國企業惡性競爭的怪圈。
而據有關人士透露,“水立方”工程采用的LED景觀照明燈,原本計劃采用價格相對較低的中國產品,但經過專家多次認真研究,一致認為國內LED產品尚未成熟,為了確保整個工程質量,只好采用國外的LED產品,但整個設計、安裝、調試、試驗等低附加值工作均由國內相關企業完成。
對于中國企業卷入LED訴訟,王加斌律師認為:“這不奇怪,這是全球LED產業迅猛發展的一個側影,很多國際知名大公司也無法置身事外。”
事實上,自2005年以來,LED應用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商越來越多、市場規模急劇擴大。與此同時,專利關系也越來越復雜。比如,豐田合成、日亞化學、歐司朗、飛利浦就結成了聯盟,將專利訴訟擴展到了聯盟之外的其他企業及下游企業。隨著專利案件數量的上升,很多知名企業牽涉其中,有的甚至成為原告或被告席上的?,如英特爾公司、博通公司、德州儀器公司、三星半導體公司等。
“面對競爭犬牙交錯、專利矛盾日益頻發的LED市場,中國企業依然靠低價、低技術,甚至模仿發展模式打拼國際市場。一旦遭遇專利糾紛,能招架就算不錯了,更不用說有還手之力了!币晃籐ED業內人士感慨道,在LED國際市場上,長期徘徊在低端的中國企業已經成了專利維權的弱者。
實際上,由于在LED領域有著成本優勢,近些年來,中國的LED企業在海外市場擴張飛快,這給國際競爭對手帶來了壓力。如此一來,利用“專利炸彈”攻擊存在技術短板的中國LED企業,就成了國外企業和專利人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