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等離子產業來講,這個三月可真不平淡。先有先鋒告別等離子上游產業,后有長虹LG間諜案,接下來又在月底爆出長虹等離子血拼價廝殺液晶的消息,可謂好是熱鬧。
繼2007年日本PDP(等離子)陣營出現了東芝、富士通、三井等廠商集體叛逃“事變”之后,在等離子產業上游的面板陣營中,一位大員也要黯然離去了:它就是先鋒。日本先鋒公司于3月7日正式宣布將退出等離子面板的制造業務,此后將從松下電器采購等離子面板,先鋒將專注于等離子電視機的組裝和銷售;但是同時,先鋒表示將保留等離子面板技術的研發部門。
先鋒告別等離子市場,被認為是全球等離子產業洗牌,大者恒大,小者滅亡的寫照。據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調查的數據,2007年全球等離子電視機市場占有率排名為松下34%,三星電子20%,LG電子16%,日立8%,先鋒7%,飛利浦6%,其他9%。2007財年先鋒等離子電視銷量只有48萬臺,不足松下的十分之一,而松下等離子電視的銷量達到500萬臺。
業界人士認為,先鋒的離去對等離子產業的打擊力度不大。從產能來講先鋒甚至不如等離子產業新進入行的長虹建設規模大。最為老牌等離子企業,長期產能提升的乏力,本身就說明企業的經營困境事實上,近兩年來先鋒是等離子產業中唯一產能負增長的企業。
與先鋒的離去不同,長虹和LG都很看好等離子產業。不過而這也苦于等離子產品的營銷宣傳力度的不足。3月二者卻共同上演了一場好戲。
3月據媒體報道,LG向韓國首爾南方地區法院提交訴訟稱,前職員鄭基碩和兩名下屬偷取和泄露PDP(等離子顯示屏)的機密技術給一家中國公司,導致LG電子損失14億美元。G表示,這次失竊的技術并非核心技術,只包括2007年7月LG電子開始采取的“八面取”技術(即一塊玻璃基板切割八塊42英寸等離子屏的技術)。2007年7月,LG首次生產采用該技術的等離子電視。
此項訴訟中,LG并未指出其等離子憑技術流失的對象,但是從產業格局中,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該企業為國內等離子巨頭“長虹”。
長虹對外發布了澄清公告稱,自身擁有完全的自主研發及項目建設能力。長虹表示,“長虹等離子技術是基于自己具有知識產權的技術,而且公司間接控股的韓國歐麗安(Orion)公司擁有的300多項等離子專利,是在投入總開發費及生產設施投資費超過7億美元的基礎上獲得的,這可以讓其在等離子的基礎研究與制造上取得突破,還可以專利互換的方式來繞過國外的專利壁壘。” 長虹表示,泄密案并不能阻止住虹歐生產線的推進,長虹總投資逾18億元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即將在今年下半年奧運前投產發貨。
事實上,業界分析認為LG和長虹的間諜門之爭更像是一場“脫口秀”,雙方,乃至整個等離子產業都是這場鬧劇的勝利者。通過次事件,等離子產品進一步進入普通大眾的眼球,而間諜事件本身則會提升等離子產品的科技形象,進而有助于推動等離子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