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點搞笑的命名方式
面對液晶電視背面的一大片接口,很多人會覺得有點亂。僅視頻輸入接口就有AV、S端子、色差、DVI、D-SUB一大堆!到底它們哪一種是數字接口?哪一種接口更好、更先進?為了解決這些小問題,我們準備將這些接口單個拿出來和大家說說。今天出場的是電腦用戶最熟悉的D-SUB(VGA)接口。
我們平常使用的“15針D-Sub”輸入接口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的形狀成一個字母“D”的形狀,傳說因此而得名“D”-SUB。D-Sub接口共有15個針腳,它們以5針為一個單位,排成3行。然而實際上D-Sub是一個大家族:不同針數、不同排列的D-Sub接口有很多種,像直線型的、直角形的;9針的、50針的……種類繁多。所以需要嚴謹地稱我們熟悉的小家伙為“15針D-Sub”輸入接口。
D-SUB長盛不衰的秘訣
15針D-Sub又被俗稱為VGA(Video Graphics Array),通常是作為PC主機和CRT顯示器連接之用。它是一個模擬接口,但是我們幾乎在每一臺平板電視上、甚至每一臺投影機上都會看到它的身影。在數字信號大行其道的今天,為什么模擬接口還有著如此廣泛的應用呢?我們認為原因有2個。
D-SUB線
首先,這個接口的傳輸效果和功能都比較出色。它能夠將三原色的模擬信號分別傳輸,另外還可以讀取顯示器EPROM中的信息,在WINDOWS中實現即插即用的功能。我們將顯示器接入主機,就可以在系統中查到顯示器的品牌、型號、生產日期、序列號等信息就是得益于這個小功能。
其次,就是現在我們還處在模擬向數字過渡的階段,為了兼容性的需要,D-SUB還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著。由于CRT顯示器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電腦的唯一可選的視頻輸出設備,而它又只能處理模擬信號的特性,而顯卡只能生成數字信號,這就使得電腦顯卡不得不加入數模的過程,將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通過VGA模擬接口傳輸給CRT顯示器。
D-SUB配液晶又如何?
然而現在,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大行其道的時代,D-SUB接口不免會顯得有些落伍了。因為,液晶電視是一種數字輸出設備,我們將顯卡生成的數字信號直接輸送給它無疑是更好的選擇。我們用D-SUB傳輸信號到數字顯示設備時,電視需要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然后才能將圖像顯示出來。這樣一來,電腦生成的數字信號先要經歷一次電腦的數模轉換,到了顯示終端又要經歷一次模數轉換,這必然會損失一定的畫面質量,并且徒增成本。所以說,數字信號和數字接口才是液晶電視最好的搭檔。
電視上面的D-SUB接口
另外有的時候,數字顯示設備通過D-SUB連接PC時,畫面會出現畫面閃爍或抖動的情況。我們知道液晶電視是像燈光一樣一直是亮著的么?實際上,在顯卡完成的數模轉換和電視內部的模數轉換的過程中,電視的時鐘、相位必須和顯卡的協同合作的,微小的偏差就會帶來閃爍的現象。通常來說,顯示設備和視頻輸入設備是有協議的,在液晶顯示器上會有一個AUTO鍵來調整這項設置,液晶電視中往往也有類似的功能。
兼容性:高清電視能否點對點?
雖然,應用在液晶電視身上,D-SUB接口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由于D-SUB“統治”的時間太長,應用范圍太廣,出于兼容性的考慮,它還是會多為我們服務一段時間的。就現在的設備來看,一臺液晶電視一般都不會配備DVI接口,甚至有些老型號的產品甚至沒有HDMI接口,但是D-SUB接口一般都會配備的,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筆記本電腦身上。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這個接口的兼容性問題到底如何。
用D-SUB實現的完美1920×1080分辨率點對點顯示
我們知道,D-SUB接口的延展范圍可以從320×240一直到2048×1536,用來傳輸1920×1080的視頻信號可以說是足夠的。然而前些日子,我們推出過一篇文章,名叫《VGA是雞肋?14款電視PC連接橫向評測!》在橫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想通過D-SUB接口實現1080p點對點似乎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由于液晶電視VGA接口優化的問題,電視在與電腦連接后往往會出現過掃描的情況。看來電視廠家的功課還是要好好做,畢竟有部分消費者是不得不使用D-SUB接口與液晶電視連接的。
● 編輯總結
總而言之,D-SUB接口是一種模擬視頻接口,顯示效果比較出色。但是應用在液晶電視身上時,視頻信號會有些許損失,電視的制造成本也會增加(有些電視廠商節省此部分成本,造成此接口完全成為擺設),目前廠家的優化并不完善,點對點的情況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