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城市居民家庭對彩電產品的消費熱情不減。《2007年中國平板電視城市消費者需求狀況調研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近期有購買彩電產品想法的消費者家庭比重為19.4%,而其中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家庭比例更是高達82.5%,這要比2006年同期高出30個百分點。
記者日前走訪南京幾大賣場了解到,平板電視似乎已成為家電產品最熱門的消費之一。
在各家電連鎖賣場的各品牌銷售區里,已很少能看到傳統CRT彩電樣機的展示,取而代之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平板電視。另外,家電賣場、彩電企業類型繁多、頻繁的促銷活動,也給消費者營造了平板電視的火爆環境。
從市場上的反應來看,在這一輪平板電視火爆的銷售行情中,。長期表現沉悶的等離子似乎仍無起色。
但江蘇商報在經過詳細調查和深入采訪之后驚奇地發現,一波接著一波的重大利好消息,正在向低迷的等離子市場發起強勁沖擊——32英寸等離子電視開始面世,改變了小尺寸市場液晶獨大的局面;國家權威機構發文力挺等離子電視市場;奧運將給“運動畫面表現力強”的等離子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由東南大學自主研發的“全彩色高亮度蔭罩式等離子體顯示器”,日前已由南京熊貓電子集團投入生產,屆時等離子電視的價格將因此技術大降近一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負責人陸刃波向江蘇商報透露,今年一季度,國內平板電視消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實現銷售168萬臺。隨著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平板電視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尤其是中、小尺寸液晶電視),帶動消費市場需求規模的快速增長,未來城市市場將逐漸進入普及消費階段,未來幾年平板電視市場還將保持著巨大的漲幅。
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前景,令廠家怦然心動的同時,更令眾家電廠商卷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惡戰。
而這場戰爭的主角,依然是平板電視的兩大分支: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
2006年,液晶電視發起了猛烈的價格攻勢,降價又降價的聲音不絕于耳。4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跌破10000元了,跌破9000元了,跌破8000元……原本高高在上的液晶電視價格猛然下拉了幾千元,很快達到了“親民價格線”。
這一路過來,液晶電視小尺寸屏幕上的因較高性價比頗受歡迎,市場份額一路狂飆。
在這場與等離子的較量中,液晶電視出盡風頭,等離子則初顯頹勢。市場甚至顯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2006年年底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液晶電視銷量接近400萬臺,已經占到全球需求的9%。反觀等離子,其在平板電視市場上的份額已由2006年年初的20%驟降為10%。雖然它在第4季度的銷量增長了24%,但其競爭對手——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卻高達到180%。
更壞的消息隨后傳來——不斷擴大的差距,擊垮了等離子廠商的信心。
在液晶電視欲一統平板市場的強勁勢頭面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或是放棄、或是削弱了對等離子的生產與投入。
自2006年2月開始,就有傳言稱,三星將放棄等離子擴產,有意轉投液晶電視。
2006年8月1日,索尼主管電子業務的全球副總裁井原勝美明確表示,將全面停產等離子電視,全力轉向液晶電視。隨后,東芝也宣布,將全面停產等離子,目前正著手進行“清倉”。
2007年3月17日,市場傳出了全球第四大等離子電視出貨商飛利浦將撤出等離子市場的消息。雖然飛利浦隨后對此給予了否認,但其表示,“液晶電視將成為平板電視的主流”。
2007年5月,有供應商傳出LG電子擬退出中國等離子市場的傳聞。據悉,LG電子2007年度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盡管高端手機和家電產品銷售大增,但由于受等離子平板業務持續疲軟嚴重拖累,LG一季度勉強微賺微利。因此LG決策層有意逐步放棄等離子彩電市場。
一時間,多數業內外人士均斷定“等離子是在重蹈背投舊路,其將永無翻身之日”。
等離子市場被冠以“過渡產品”的頭銜,市場前景一片黯淡。
在國外市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一直并駕齊驅,等離子甚至比液晶更勝一籌。但在國內,兩者發展嚴重失調,市場份額相差甚大。
記者在新街口國美、蘇寧家電賣場看到,整層平板電視賣場,一眼望去,幾乎全是液晶電視。國內外品牌,有等離子產品的商家只有數得過來的幾家。即使生產等離子,在其專柜處,只看到兩到三種規格的樣品。不仔細看,淹沒在液晶電視里的等離子,輕易不讓人發現。
在TCL彩電柜臺,銷售員告訴記者,他們廠家生產已漸漸撤出等離子電視,目前還有少量庫存,等離子樣品3月份已在賣場處下線。他透露,消費者基本都是沖著液晶電視來的,很少有人會咨詢等離子。
“雙方的銷量差距很大,賣20臺平板電視,最多只有兩臺是等離子。”
在長虹電視專柜,問及等離子與液晶的銷量,銷售員很奇怪地看著記者:“肯定是液晶銷量好了,好得不知道多少。42英寸以下包括42英寸,我們都建議消費者買液晶電視,60英寸左右的我們才會建議買等離子。因為液晶電視目前最大的只有55英寸,否則我們全部建議消費者購買液晶電視。”
其他一些促銷員更毫不遮掩對液晶電視的偏愛:“等離子電視肯定不能跟液晶相比,等離子肯定是要被淘汰掉的。”
三星某銷售主管指著其唯一的一款等離子產品表示,這款55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售價不菲,而三星同尺寸的液晶產品價格要比它便宜許多。
一直以來,等離子與液晶兩種技術誰好誰壞,各有說法。官方消息稱,兩者各有優劣。液晶清晰度高,輻射低,壽命長,唯一不如等離子電視的就是其動態畫面效果不如等離子。很自然,權衡利弊后,消費者無一例外地認為“液晶比等離子好”。
這樣的觀念即將扼殺一個市場,有人開始坐不住了。
4月1日,一份由數家知名業內機構聯合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使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之爭再度升級。該報告直捅液晶電視的“命脈”,稱長時間觀看液晶電視的眼部視疲勞程度比等離子電視嚴重。而此前,“環保健康”一直是液晶電視宣傳的撒手锏之一。此報告是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與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中心等機構研究聯合發布的。
這一匯集眾權威部門所得出的結論與以前的完全不一樣,是以前“液晶電視更環保”觀念的完全顛覆。“液晶電視過分追求亮度是不合理的,一方面能耗會比較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護人眼健康。”報告這樣說。
一時間,利好開始指向等離子電視。
等離子在國內市場為何不行?賽迪顧問消費電子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松強介紹,首先,等離子面板掌握在少數日韓企業,對國內廠家而言,在幾位寡頭處采購面板,沒有議價權利,面板需求有困難,采購成本高。其次,從目前來看,中國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需求主要局限在42英寸以下規格,國外巨頭廠家沒有把發展重心放到國內。價格往往沒有降下來,整體來講,性價比很低。
據他們調研數據表示,國產42英寸等離子電視均價在13000元,液晶電視均價只有8000元。
但是,這一形勢正在逐漸改變,隨著對大尺寸平板電視的尋求,等離子將迎來新的發展期。
從現階段液晶電視與等離子電視面板價格變化形勢來看,等離子電視仍存在較大的降價空間。
步入2007年,等離子屏及整機正在大幅降價。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等離子電視價格同比下降30%, 特別是50英寸以上的等離子電視產品降幅高達40%。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等離子電視銷售。
陸刃波表示,液晶、等離子電視兩種產品形態未來5年將并存。
對于等離子電視企業而言,2008年的奧運會更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國家推出高清節目的播放,消費者購買大屏幕平板電視觀看奧運賽事的需求將不斷增多,勢必成為50英寸及以上大屏幕電視需求增長突破口。等離子電視產品將以“高清、大屏幕、運動畫面表現力強”的幾大優勢脫穎而出,屆時“運動畫面清晰”作為等離子突出特點將帶領等離子與液晶拉開新一輪戰火。
對于等離子向42英寸以下尺寸發展的現狀,陸刃波表示,32英寸等離子電視現階段價格高于液晶現價1000元左右,分辨率尚無法與同尺寸液晶電視相比,僅能達到852×480標清水平,這些都將制約著32英寸的市場發展。
“但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等離子電視即將面視,這一情況將會大有改觀。”陸刃波說。
自主產權的顯示器成本只有國外的二分之一,等離子電視價格大幅降低。現在是12000元到時候可能只要8000元左右
關于等離子的利好消息接二連三傳來。
先是長虹高調宣布進軍等離子,欲投資60億元進軍等離子項目。
隨后,5月15日LG宣布8月正式將32英寸等離子電視推向市場。兩家國內彩電企業海信和長虹緊隨其后,在6月進行了新一輪的市場造勢:6月12日,海信高調宣布其全球首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批量下線,6月26日,長虹也將正式發布其32英寸等離子電視。與此同時,另外兩家國內彩電企業也有望于8月前后將32英寸等離子電視產品正式推向市場。
據江蘇商報了解,現在海信32英寸等離子電視已經有銷售,銷售價格在6000元左右。
對此專家認為,等離子電視產業的重要轉機即將到來,如果32英寸等離子電視取得市場成功,那么等離子和液晶都做到了在各個尺寸段的布局,在未來的平板市場,等離子和液晶將會平分秋色。預計LG的市場零售價格在5500元左右,國內企業的32英寸價格可能會在5000元左右。
賽諾提供的中國市場2007年5月彩電產品平均價格數據顯示:32英寸寬屏高端CRT電視為3700元;34英寸(非寬屏)CRT電視比32英寸的平均價格低,為3200元;32英寸高清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是5700元,其中國內品牌的平均價格是5140元,國外品牌的平均價格是6600元。
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32英寸等離子電視搶占的市場空間可分為兩塊:一是搶占32英寸液晶電視的市場空間;二是搶占32英寸高端CRT電視市場。賽諾市場研究公司認為,32英寸等離子近期目標應該是搶占3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而遠期則會降低身價搶占CRT電視的市場空間。
還有更好的消息正陸續傳來。
1999年,國家將“全彩色高亮度蔭罩式等離子體顯示”這一重大課題納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863計劃”,并交由東南大學攻關。2003年,該課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具有成本低、高清晰、全彩色等特點,除擁有30項專利,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外,還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技術轉化后,將顯著提升我國彩電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款由東南大學自主研制高清等離子彩色顯示器,不久將要面世了。
據了解,由南京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東南大學、南京熊貓電子公司、南京電子網板科技公司等共同出資興建的南京華顯高科,于今年在南京高新區完成1萬臺生產線建設,并試生產1萬臺42英寸全彩色高清晰度蔭罩式等離子電視。
東南大學博導王保平教授告訴記者,由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機,將在年內下線。
“現在市面上最便宜的42英寸WXGA標準高清晰等離子彩電是12000元左右,而用我們的機芯生產等離子彩電上市價格大概在8000元左右。”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京華顯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立鋒,用自信的語氣向我們描述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等離子顯示器的最大“看點”——價格。
據業內人士向江蘇商報透露,等離子顯示器的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日韓幾家廠商手里,這是導致等離子電視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蔭罩式等離子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顯示器模組成本只有國外的二分之一,將使目前國內市場的等離子電視價格大幅降低。”朱立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