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切莫“霧里看花”
在最被看好的液晶電視戰場上,處于這一細分產業金字塔尖的韓日三強———韓國的LG與日本的夏普、索尼,競相推出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液晶電視,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標。然而,它們的那些令同行稱羨、消費者向往的“峰值”液晶電視,到底離消費者實際應用有多遠呢?為此,有關業內人士呼吁:“峰值”液晶電視,切勿讓消費者“霧里看花”!
迷霧之一:切莫一味求大
液晶電視的尺寸大小,是廠商技術實力的一種體現。LG去年底推出世界最大55英寸液晶電視,最近夏普又打破這一紀錄推出了65英寸的液晶電視———然而,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一般最大尺寸只有46英寸。
實際上,無論是55英寸、65英寸還是46英寸,其目前的價格都是絕大多數消費者所“無法承受之貴”。所以盡管液晶電視尺寸極限不斷突破,市場的主力暢銷產品還是26英寸、32英寸、37英寸、42英寸等幾種尺寸。
因此,業內專家表示:對廠商而言,與其向消費者展示自己的“大”實力,不如踏踏實實提高產品的實際技術含量,在消費者需要、消費得起的尺寸上多推些好產品,這才是硬功夫。事實上,LG、夏普等企業目前賣得最好的液晶電視尺寸也僅僅在26英寸到42英寸之間。所以,一味追求大尺寸的電視機,花了不少冤枉錢,效果也未必很好。
迷霧之二:液晶并非全能電視
眾所周知,液晶電視確實具有不少優點,也是電視產業發展的大趨勢。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液晶電視目前就比其它電視更好。那種類似于“液晶全能”的論調,其實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
業內人士都明白,如果要論對比度、亮度等技術性能,液晶電視跟等離子其實沒法比,更不要說等離子在性價比和尺寸等方面還有一定優勢。
LG電子中國區營銷總裁、副社長邊京勛就曾對筆者表示,盡管LG的液晶新品技術領先,但同樣不能認為這種液晶電視就比等離子好。而松下、日立等業內巨頭也都持有同樣的觀點。
“優勢是天然的,劣勢就要靠技術來彌補!边吘﹦滓会樢娧刂赋,等離子和液晶各有所長,其實看這兩種產品的好壞,主要看它們的弱點,譬如液晶的響應時間就是液晶電視的缺憾之一。
迷霧之三:別盲目相信最佳指標
最佳指標,意味著液晶電視的某方面技術是最先進的。然而,問題是最佳指標離中國的普通消費者有多遠呢?因為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意味著最佳指標是“畫餅”還是“散發著香味的肉餅”;對廠商而言,這意味著最佳指標是“以點帶面”的宣傳,還是實打實的親近消費者、滿足消費者。
實際上,這往往也是由于廠商的不同經營理念以及對中國市場的不同態度造成的。以液晶電視主要的兩大缺憾———響應時間慢、可視角度小為例,廠商們都在這兩方面提升技術。
以前,在中國市場上,只有少數品牌的個別高端產品,做到了最快8毫秒的響應時間,而LG的十幾款新品在實現了8毫秒最快響應時間的同時,應用業內最先進的S-IPS技術,將目前主流的液晶電視160°到170°的可視角度,提升到近乎完美的178°,使消費者在任何角度都能夠欣賞到清新亮麗的高畫質圖像。
同時,S-IPS技術還可以完全消除液晶顯示屏受到壓力或觸碰出現的模糊、水紋擴散的現象。
等離子 別買臺淘汰品回家
隨著等離子電視價格的不斷下挫,7000元、6000元、甚至5000元的42英寸等離子電視頻頻在家電賣場中曝光。面對這些產品,許多消費者也急于出手,認為是圖了便宜貨。
然而專家指出,現在市場上的低價等離子電視,顯然都是些時代的淘汰品,就其自身價值來看,不僅不“低價“,而且可以算”昂貴“了。
為什么說低價等離子電視是昂貴的淘汰品呢?原因很簡單,目前市場上的低價等離子大多是采用了等離子屏幕廠家庫存的一代等離子屏幕或者二代等離子屏幕,與現在主流的中高端等離子電視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在實際使用中的顯示效果更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下面只需4點就帶你看清低價等離子電視的“貓膩”。
1 屏幕分辨率的差別
低價等離子屏幕與現在的主流等離子屏幕的分辨率截然不同,低價等離子電視大多使用的一或二代等離子屏幕,分辨率普遍僅為852×480,與現在普遍流行的等離子電視1280×720相比,實在是“慘不忍睹”。
雖然現在國家標準還沒有下來,但是現在已經泄露出來的細節和央視前些日子的高清標準都毫無疑問地說明了一點,今后數字電視的分辨率是高于852×480的,所以我們有百分百的把握說,低價等離子將無法精確地顯示未來的數字電視節目。
2 屏幕規格過時
然后就是等離子電視屏幕規格的問題,低價等離子電視中有一部分是采用了4:3比率的屏幕規格,現在生產的等離子屏幕基本已經沒有采用這個規格的了,因為現在數字電視節目基本都是16:9的規格輸出,所以曾經的4:3規格屏幕,除了打游戲外,少有用武之地。于是精明的商人為了傾銷自己的產品,只能在消費者全部了解數字電視規格之前,降價將其銷售出去。
判斷某款等離子電視是否是4:3比率很簡單,我們多年來使用的電視就是4:3比率的,現在是數字時代,把老電視和被淘汰等離子屏幕規格忘了吧。
3 屏幕亮度不夠
屏幕亮度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不巧的是,低價等離子電視在屏幕亮度上并不能讓人滿意。有關數據顯示,第一代等離子屏亮度低于550尼特;第二代等離子屏亮度700尼特;第三代等離子屏亮度達到1000-1200尼特;第四代屏亮度1300-1500尼特。從以上數據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幾代等離子電視屏幕之間的明顯差別,采用第一或二代屏幕的低價等離子,亮度僅是市場主流產品的三分之一。等離子屏幕是被動顯像的技術,亮度不夠,自然影響顯示效果。
4 屏幕對比度不足
對比度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部分,許多人關心分辨率和屏幕規格,但是對等離子電視的屏幕對比度卻缺乏應有的關心。第一代等離子屏幕對比度為500:1;而最新的第四代對比度10000:1。居然差了20倍!在實際欣賞中,對比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空有分辨率,沒有足夠的對比度,會造成畫面發虛,缺乏立體感等許多問題,低價等離子恰恰就是對比度相對較低的產品。 在欣賞一些動態畫面較多的節目時,高對比度還是十分必要的,所以還是放棄這些低價等離子電視吧,真的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