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于2007年8月2日宣布將上市“KURO”新系列等離子電視,打出了全力發展高價位產品的戰略。新系列通過使暗處對比度達到2萬:1,突出了畫質的優良。據先鋒介紹,價格方面,60英寸全高清(1920×1080像素)為99萬日元,與畫面尺寸相同的松下電器產業產品相比,本次新品價格高50%左右。…詳情>>
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國內40英寸以上的高端平板電視需求量將達到250萬臺,而在奧運熱潮推動下,運動高清將成為高端市場的新主力。具備技術整合優勢的本土一線品牌,此前早已加緊對這一細分市場的投入與布局。…詳情>>
TCL是一家很容易引起媒體關注的企業,因為TCL經歷了太多變故,并且沉淀下很多教訓。跨國收購失敗之后,TCL一直處于戰略收縮之中。在這個大趨勢下,TCL遭受的陣痛接連不斷。“勝者王侯,敗者寇。”諸侯散去、業務收縮的TCL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這是一種“重生”,…詳情>>
去年7月份,李東生帶領TCL踏上延安尋根之路,發表《鷹之重生》這篇震驚業界的講話。當時,他帶領下的TCL正處于年中報表虧損7.38億元的困境當中。而2005年李東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信心十足地表示,集團會在一年之后扭虧為盈。…詳情>>
曾經的滬深龍頭股--四川長虹,在沉寂數年之后,再一次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焦點。定向增發,與微軟的合作,使其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眼球。眾多研究報告表明:長虹的基本面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詳情>>
近期在電視消費領域傳得沸沸揚揚的32寸等離子電視風波到筆者結稿時還沒有平息,以目前液晶電視霸占電視大部分市場的景況之下等離子電視能否依靠小尺寸東山再起?…詳情>>
平板電視市場近幾年蓬勃發展的鼎盛局面,惹得好多非家電企業直流口水。其中大多數是有顯示器生產經驗,或者以顯示器生產為主業的IT廠商。他們開始集體向液晶電視為主的平板產業發起沖鋒。…詳情>>
細看本周熱點行情:突破萬元 海信47英寸液晶真便宜了,賠本買賣 創維漂亮42寸液晶降2000,欲破5000 創維32寸液晶電視低價促銷,要的就是最低 飛利浦42TA2800液晶售價9990,高端之選 LG 50PC1RR等離子電視降1000。…詳情>>
從一家中國企業變成全球公司,是萬千本土企業的共同夢想。TCL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先行者,它注定也要先為國際化付學費。但是,如果拋開這些業務層面的得失,將時間拉長到幾十年或百年,將空間擴展到全球市場,26歲的TCL可以為全球化舍些什么?50歲的李東生又舍了什么?因為他的舍,TCL又得到了什么?…詳情>>
08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奧運營銷也漸成家電,彩電企業推廣品牌的重點手段。在家門口打奧運,我們自己的企業絕對擁有“主場”的優勢。08奧運在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自然成為家電企業商業運作的焦點。無論是舉辦活動,贊助奧運建設,贊助體育代表團或者請其與明星代言,…詳情>>
一項低成本、高效率、不擾民的雙向改造,一個豐富的雙向業務的支撐平臺和契合用戶生活的雙向應用才是運營商目前所需要的。…詳情>>
被“缺芯少屏”嚴重制約的國產彩電巨頭,近來動作頻頻:先是四川長虹斥巨資,豪賭等離子產業鏈,緊接著另一國產品牌TCL也發起進軍上游產業的攻勢。而信息產業部組織實施的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作,將推動國產彩電企業盡快掌握核心技術,并構建起以平板顯示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產業鏈。 …詳情>>
業內也傳出LG-Philips面板工廠有意制造46英寸液晶面板的消息。這樣再加上三星、索尼這兩家一直在做46英寸電視市場的廠商,46英寸陣營的廠家數量劇增。…詳情>>
面對即將到來的奧運商機,在近日舉辦的“等離子電視發展趨勢論壇”上,行業協會和企業都表示,將通過差異化的營銷帶領等離子電視走出低迷態勢。市場專家則指出,等離子電視要擺脫目前的低迷態勢,必須向超大尺寸和小尺寸兩個方向發展才有希望。…詳情>>
液晶面板工廠將在業內率先采用底板尺寸為2850mm×3050mm的第10代玻璃底板,爭取在2010年3月投產。其目標是通過進行徹底的上下游垂直整合,進一步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已有玻璃底板供應商美國康寧(Corning)、彩色濾光片供應商大日本印刷以及電力供應商關西電力表示將加盟聯合工廠。…詳情>>
數字電視普及 使什么東西被淘汰了:“真正的畫中畫”不靈了,電視報成為數字電視的犧牲品。尤其是對于電視報來說,數字電視的普及,在電視上完全可了解到電視節目的預告及相關信息,比報紙來源的信息更直接,更準確。 …詳情>>
買彩電時如果你不仔細檢查,尺寸就有可能“縮水”。近日,三門縣工商局消費者舉報投訴中心就受理了這樣一起消費糾紛:周先生花37英寸液晶彩電的錢,買來的卻是32英寸液晶電視。…詳情>>
消費者判斷產品的實際價值和價格最好以對市場同類產品橫向評比,以及縱向的長期價格走勢分析為依據,進行判斷。不要簡單的通過一時之間幾款產品或者幾個品牌的調整來判斷平板產品的整體走勢和產品價值。在這種策略性遠大于實際價值的“漲價鬧劇”中,消費者還需要警惕消費陷阱。…詳情>>
彩電產業的新產品上市從來就是充滿節律性的:在消費熱季之前,搶先推出新品,并發動宣傳攻勢,總能吊足消費者的胃口;而另一方面為保證充足的貨源供應也需要廠家們提前動手準備。…詳情>>
短斤缺兩:待遇咋就不一樣呢?相同型號的產品在國外與國內發售有如此大的差別,這種態度怎能叫中國消費者心里平衡。而且更讓人郁悶的是,在國外與國內售價對比之后,消費者發現在國內銷售的簡化版電視價格居然并不比原裝正版的便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