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6 日,鴻合科技(SZ:002955)披露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4.00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15.73 億元下降 10.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0.45 億元,同比大幅下降 70.09%。在整體市場環境承壓的背景下,公司業務呈現顯著分化特征:境內市場收入同比增長 20.26%,商用及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9.17%,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 0.85 個百分點,顯示出結構調整中的積極信號。
財務全景:營收利潤雙降 現金流承壓明顯
財報數據顯示,鴻合科技上半年經營業績面臨較大挑戰。營業收入連續第三個半年報出現同比下滑,從 2023 年上半年的 16.21 億元降至 2025 年同期的 14 億元,累計降幅達 13.63%。盈利能力方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 1.49 億元縮水至 0.45 億元,降幅高達 70.0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 75.72%,僅為 0.32 億元,基本每股收益降至 0.19 元 / 股。
利潤下滑幅度遠超營收降幅,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遭遇嚴峻考驗。財報顯示,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 28.17%,較上年同期下降 6.23 個百分點;凈利率僅為 2.93%,同比下降 6.34 個百分點。對此,行業分析指出,毛利率下滑可能與產品結構變化、原材料成本波動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回升至 28.49%,較一季度提升 0.85 個百分點,顯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初見成效。
現金流狀況更趨緊張是上半年財務表現的另一突出特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 3.06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 2.08 億元進一步下降 47.48%,主要因回款同比減少而支出增加。這已是公司連續第二個半年報出現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且金額持續擴大,從 2024 年上半年的 - 2.1 億元增至 2025 年同期的 - 3.1 億元,反映出主營業務的現金生成能力亟待改善。
在費用控制方面,公司展現出一定成效。上半年期間費用總額為 3.09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6606.24 萬元,期間費用率降至 22.07%,同比下降 1.77 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 1.61 億元,同比下降 5.89%;管理費用 1.02 億元,同比下降 14.93%,主要得益于職工薪酬及股份支付成本的減少。但財務費用受匯兌變化影響同比下降 93.41%,為 - 4178 萬元,成為費用端的主要拖累。
資產結構方面,應收賬款和存貨規模持續擴大引發關注。應收賬款期末余額達 5.56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3.31%,占總資產比例從 7.86% 上升至 12.40%,且增速遠超營業收入降幅。存貨期末余額 8.52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9.49%,占總資產比例升至 19.00%。兩者合計占總資產比例超過 31%,不僅增加了壞賬風險和存貨跌價風險,也對公司資金周轉效率構成壓力。
業務分化:教育業務收縮 商用板塊逆勢增長
從業務構成來看,鴻合科技兩大核心板塊呈現 “一降一升” 的鮮明分化態勢。作為公司傳統主力的教育業務上半年收入 11.47 億元,同比下降 16.71%,占營業收入比重為 81.91%。該板塊收入下滑主要受 IWB(交互式電子白板)產品拖累,其收入 10.32 億元,同比下降 15.05%,延續了近年來的下滑趨勢。
教育業務的下滑與全球教育信息化市場需求波動密切相關。但公司同步推進的 AI 技術賦能戰略取得積極進展,持續深化 AI 技術在教育場景的應用,推動智能教學產品全面升級。財報披露,通過 “硬件 + 軟件 + 生態” 協同創新,公司在智慧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支持。上半年,公司旗下教育服務生態布局持續完善,全國加盟店規模已達 130 余家,其中 22 個省市的 84 家加盟書房已正式開業,部分區域加盟店成為地方政府認可的區域教育標桿。
與教育業務形成對比的是,商用及其他業務板塊表現亮眼,上半年收入 2.53 億元,同比增長 29.17%,在總營收中占比提升至 18.09%。該板塊的增長主要由智能視聽解決方案驅動,相關收入 1.04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2.37%。財報顯示,公司旗下 Newline 品牌推出多場景 LED 顯示解決方案及首款谷歌認證的 Chromebox OPS,優化了本地化交互體驗;同時通過自研 Newline App Store、Signage Pro 二期及 Engage 4.0 白板軟件,結合 AI 工具與跨設備協同功能,顯著提升了商業場景的協作效率。
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其他智能交互產品收入 2.65 億元,同比下降 5.53%,降幅小于教育業務整體水平,顯示出產品多元化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單一市場的風險。公司表示,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矩陣,增強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市場布局:境內逆勢增長 海外戰略深化
從地區分布來看,鴻合科技境內外市場表現呈現顯著差異。上半年境內收入 6.37 億元,同比增長 20.26%;境外收入 7.63 億元,同比下降 26.85%。這一變化使得境外收入占比從上年同期的 66.3% 降至 54.5%,境內市場貢獻度顯著提升。
境內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教育信息化政策紅利和渠道拓展。隨著教育數字化政策的深入推進,公司 AI 戰略與政策要求形成協同效應,智能教學產品在國內學校場景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同時,公司通過構建標準化全流程運營體系和多元化營銷網絡,有效提升了國內市場的覆蓋質量和響應速度。
海外市場雖面臨挑戰,但本地化運營戰略持續深化。財報披露,公司依托領先的軟硬件產品矩陣和高效供應鏈,繼續深耕歐美市場,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穩居第一。在歐洲、亞太等新興市場取得預期進展的同時,通過中東、拉美及非洲市場的戰略布局,Newline 品牌的全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海外收入下滑主要受全球經濟環境、地緣政治因素及匯率波動等多重外部因素影響,但公司表示將堅持長期主義,通過產品創新和本地化服務鞏固海外市場份額。
從季度趨勢看,公司經營質量呈現邊際改善跡象。第二季度毛利率 28.49% 環比提升,期間費用率降至 19.05%,同比下降 0.93 個百分點,顯示出精細化管理在二季度取得成效。公司通過供應鏈優化、數字化運營等舉措,持續增強費用管控能力,為經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
風險與轉型:資產質量承壓 技術創新破局
鴻合科技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在推進業務轉型的同時,面臨多重運營風險。最突出的是應收賬款和存貨增長帶來的資產質量壓力,應收賬款增速 43.31% 遠超營業收入降幅,存貨規模也持續擴大,兩者占總資產比例已超過三成,對公司資金周轉和資產流動性構成挑戰。鷹眼預警系統特別指出,公司存在營業收入下降、應收賬款增速高于營收增速、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持續下降等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點。
現金流壓力在籌資端表現尤為明顯。上半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 3.62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 - 0.10 億元下降 3671.97%,主要因本報告期支出分紅款。公司自 2019 年 4 月上市以來已現金分紅 3 次,累計實施現金分紅 7.01 億元,在當前現金流緊張的背景下,大額分紅政策的可持續性引發關注。
面對挑戰,公司將技術創新作為轉型核心驅動力。上半年研發費用 0.88 億元,雖同比下降 2.08%,但仍保持較高投入強度。研發重點集中在 AI 技術與教育、商用場景的深度融合,通過推出智能教學產品、優化軟件生態、開發多場景解決方案等方式,持續鞏固全球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先地位。一季度研發費用曾同比增長 11.97%,顯示公司對 AI 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的重視。
償債能力方面,公司資產負債率 26.77%,同比下降 8.24 個百分點;流動比率 3.68,速動比率 2.67,短期償債能力保持良好。總債務 1.05 億元,其中短期債務 9969.4 萬元,占總債務比 95.25%,雖短期債務占比較高,但整體債務規模可控,為業務轉型提供了一定財務緩沖空間。
未來展望:戰略聚焦價值創造 期待轉型成效釋放
展望下半年,鴻合科技將繼續聚焦 “AI + 教育”“AI + 商用” 雙輪驅動戰略,通過技術創新和市場深耕推動經營質量改善。公司表示,將充分把握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的戰略機遇,持續加大在 AI 教育大模型、智能教學系統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在商用市場,Newline 品牌將進一步拓展全球布局,深化多場景解決方案的市場滲透。
從財務指標看,二季度毛利率環比提升、期間費用率持續優化等積極信號,為下半年業績改善奠定基礎。公司通過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機制,已實現期間費用率從一季度 27.33% 降至二季度 19.05% 的顯著改善。隨著供應鏈效率提升和高毛利產品占比提高,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復。
市場分析認為,鴻合科技正處于戰略轉型的關鍵期,教育業務的結構升級和商用業務的快速增長將成為未來業績增長的雙引擎。盡管短期面臨營收利潤下滑、現金流承壓等挑戰,但境內市場的逆勢增長、AI 技術的深度應用以及品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為公司中長期發展提供了支撐。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應收賬款回款情況、研發投入轉化效率及海外市場復蘇進度等關鍵指標的變化。
在教育數字化和商業智能化的長期趨勢下,鴻合科技能否憑借技術積累和生態布局實現逆勢突圍,下半年的產品迭代和市場表現將成為重要看點。公司表示將通過持續創新和精細化運營,提升核心競爭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