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浙東運河博物館位于紹興市越城區,坐落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浙東運河段的核心文化園區內。作為展示2500年運河文明的重要窗口,博物館突破傳統靜態展陳模式,引入鴻合投影技術,以“行進中的博物館”為理念,創新推出水上船體投影秀。
夜幕降臨,游船緩緩駛過運河,船體化作一幅巨大的流動畫卷。光與影交織間,游客仿佛穿越千年,沉浸在一場獨特的文化之旅中。
項目亮點
1. 科技賦能文化,光影重現千年運河
大型游船船體成為投影載體,結合3D Mapping、動態光影、沙畫動畫等技術,將浙東運河的歷史故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治水傳奇等內容動態呈現。船行畫動,光影流轉,游客乘船夜游時,船身化作“流動的畫卷”,配合燈光、激光、水霧特效,實現“船行畫動”的震撼視覺效果,真可謂“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 高難度場景,鴻合投影從容應對
復雜曲面無縫貼合:通過精準的影像調校,使影像與船體無縫貼合,克服水面波動和船體弧度挑戰,確保畫面穩定清晰。
高亮抗干擾:鴻合激光工程投影機具備高亮度與廣色域,即使在夜游現場光線復雜的環境下,依然色彩飽滿、層次分明。
多機融合協作:多臺鴻合投影機拼接融合,覆蓋超百米船體,呈現無斷點、沉浸感十足的視覺盛宴。
3. 文化“活”起來,歷史觸手可及
通過沙畫投影講述賀循疏浚運河、鑒真東渡等歷史事件,以現代藝術手法演繹《蘭亭集序》,動態再現宋代漕運及文化盛景,讓書法與文化在光影中煥發新生。讓運河文化不再只是歷史書上的文字,而是鮮活流動的故事。
項目成果
自投影秀亮相以來,“醉游長歌·尋夢紹興”夜游項目成為紹興文旅新名片。打破了博物館傳統展示邊界,將運河文化從館內延伸至了水上,真正實現了“邊走邊看、移步換景”。
這一創新展示方式,贏得了游客的熱烈好評,被譽為“行走的博物館”,并獲得央視、浙江日報等多家媒體的專題報道。
醉游長歌.尋夢紹興水上游項目負責人張棖先生表示:“它就是一個行走的博物館,盡我們的可能把大運河的文化汲取出來,然后利用活化的手段展現給大家”。鴻合激光工程投影機的穩定性和畫質表現遠超預期。通過創新的船體光影秀,游客不僅能看歷史,更能“走進”歷史。
結語
鴻合投影機以創新科技賦能浙東運河博物館,讓千年水道煥新生機。光影流轉間,運河文化被賦予了觸手可及的生命力。這一案例不僅彰顯了投影技術在文旅領域的無限可能,更為全球運河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播提供了全新的“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