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購買一臺100英寸級別的電視機,經濟選擇此前只有激光電視。但是,3月下旬紅米正式推出MAX 98,98英寸大電視價格只有19999元——相當于此前最便宜的98英寸液晶電視機五分之一、最貴的98英寸液晶電視二十五分之一的“超低價格”!
網友調侃,紅米是來掀桌子的
100英寸的平板電視,不是新鮮產品,早在2008年就已經有100英寸級別的等離子電視問世。但是,十余年來,數十萬乃至百萬的價格,讓這種電視只有“王思聰買得起”,而且還得“拆窗戶、吊車安裝”!
“買得起,未必裝的起!”“別人按英寸賣,你按平米賣!”“電視已經要按公斤銷售了嗎!”“紅米順便成立一個‘拆遷公司’——要不進不了屋!”“我看了一下官網,顯示還沒正式上架:不會就是炒作一把吧!”“十個電視品牌,九個罵娘,剩下一個不罵紅米的是小米。”“98的這個價,你讓70寸也賣2萬的怎么好!”“這貨,送貨安裝都得1千的成本,幸虧紅米決定免費勘測、送貨和安裝。”……
網友的這些調侃,也充分說明“紅米這個炸彈”至少“轟出了一些大屏電視的尷尬和真相”。但是,以小米系從來都是“不誑騙粉絲”的血統,紅米98英寸巨幕不會是“招牌貨”,2萬的價格也的確較所有“競爭品類”價格優勢不小。如果產品成功放量推出,勢必改變傳統“高端電視選擇”的市場結構,也能進一步推動“電視巨幕”化的發展。
討論一下98英寸巨幕電視“成本”幾何
電視機越大越貴!這是基本的規律。但是這種價格隨尺寸的變化,到底是否反應出高端電視“超級溢價”的必要呢?
首先,從最重要的屏幕角度看,液晶面板制造“先是整張玻璃基板、然后才切割成小尺寸應用單元”——這種過程決定了,在面板制作層面,基本上是“成本與面積”一致。即便為98英寸電視多給一些邊角料,其最多相當于4個55英寸電視的面板成本到家了。
其次,從背光源角度看,液晶電視背光源技術很類似于“LED拼接大屏”,其成本更多的也與使用的最終面積相關——這一點和液晶面板的原理很是相似。
第三,從電子部件,包括信號處理、智能硬件、智能軟件等角度看,電視機尺寸大小,對其配件選型影響不大。相對而言電視機的高低端定位,很是影響相關配件的選擇,從而導致成本變化。對于98英寸巨幕,顯示不是“低端產品”,不需要擔心這些方面的配置問題。但是,這比一臺55或者75英寸中高端電視的成本而言,不會有本質變化。
第四,對于大尺寸電視,成本明顯變化的部分主要是“機身和支撐結構”、“電源部分”、“倉儲運輸等服務”。
有了以上的分析,在了解到55英寸電視價格甚至低于2000元,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紅米能夠“突破所有品牌對98英寸彩電的價格封鎖線”:因為,這道所謂價格封鎖線,不過是品牌們為了實現超額溢價達成的默契而已。超大電視的高價格,本身并不反映其成本構成。紅米98英寸巨幕打破的就是這種“人為構造的大尺寸電視物以稀為貴的行業潛規則”。
“怎么上樓”,這是一個關于“2.6”米的問題
當然,對于是否可以購買這樣一個大屏幕產品,消費者遇到的最大難題不是錢,而是“能不能進家門”——誰都不想自費雇吊車、拆窗戶安裝。
在這方面,激光電視一直“鼓吹”自己的優勢:激光電視主機體積不會太大,不用擔心運輸問題。激光電視的抗光幕可以選擇軟木、畫框幕,這種非常易于運輸的產品。即便是樹脂硬幕,其重量也比較輕、搬運方便,而且拆除邊框后可以容忍一定的彈性變形——液晶電視可就是一個“方方正正”大小固定、剛性的盒子。
對于紅米98英寸電視而言,這個盒子的尺寸是2445*1470*280mm。即,大小相當于一個雙人床的床墊子,并略長一些。也就是,如果能夠將雙人床的墊子運輸近進家里,并且還有少許富余空間,例如電梯出入口、樓梯轉角、出入戶門口、玄關位置等等都需要擁有2.6米的“轉身”空間,就可以搬運這臺巨無霸電視。同時,由于98英寸巨幕體重較高,所以需要承重墻壁掛、或者直接落地安放(不需要電視柜)。
從該產品苛刻的搬運空間條件可以看到,液晶電視大型化發展的“應用瓶頸”非常明顯。所以,目前為止,液晶玻璃基板雖然也可以切割更大尺寸的產品,例如10.5/11代線一塊玻璃基板可以切割兩片130英寸的大屏,但是彩電市場擁有較多商品型號可以選擇的液晶電視最大尺寸就是98英寸。
面向家庭巨幕,紅米價格戰動了誰的奶酪
如果非要說紅米低價格的98英寸巨幕,切掉了一些品牌的奶酪。那么這個奶酪一定不是此前價格居高不下的外資品牌98英寸巨幕——數十萬的價格本來就賣不了幾臺,沒有規模的高利潤對于電視這種大宗產品而言,沒有戰略意義。
反而,現在19999元的百英寸液晶真的硬抗了“激光電視”長期主打的“液晶不行的大屏幕”細分空間。據悉,2019年國內激光電視銷量達到20萬臺,大多數產品主機+屏幕的價格在15000-30000元區間,恰與紅米這款98英寸液晶電視“重疊”!
也許,紅米就是看到了“這個價位、這個尺寸”也能有幾十萬的銷量,才來“捅破大尺寸液晶不能普及和高價格的神話”。
聯系到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彩電市場將持續低迷,全年萎縮10%以上。尤其是,“唯一救命稻草”東京奧運已經決定延期、各大體育賽事息數歇場、各國加強社會管制,眾多經濟部門遭遇沖擊,人們收入下降……同時,液晶面板產能依然處于擴張軌道。這更為彩電市場蒙上陰影。這樣的背景下,“大尺寸更能消化面板產能”的“結構性”優勢就必須被進一步發掘。
2020年彩電行業和上游液晶面板行業加大大尺寸、超大尺寸供給,突破價格尺度,挖掘更多銷量,早已經是“不用動員的統一行動”。這樣的背景下,紅米98英寸的價格突破,很難是“孤軍”奮戰。至少,目前紅米布局了98英寸、70英寸,中間尚有75和86兩個主流尺寸空缺:3299和19999元之間,75英寸、86英寸的價格位置也已經可以“猜度”。
所以,“動奶酪”這件事,激光電視行業怎么看是關鍵所在:激光電視的優勢依然明顯,更大的畫面,比如120英寸、理論上更低的價格,比如100英寸跌破萬元、更容易安裝和運輸……
由此可見,紅米98英寸巨幕電視的推出“真正挑起了”一場戰爭。這場超大尺寸電視的戰爭:激光電視PK液晶、高端的平民化、價格戰、傳統品牌與新興品牌、華為系與小米系智慧屏之爭等等元素,都隨著這款前所未有的產品的問世而需要“重新定位”。2020年小米系已經10年,但是小米這種破壞性創新的“蠻勁”依舊——筆者必須說,這一點消費者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