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創新仍是2018年小間距LED顯示行業的主旋律,新技術的突飛猛進,新應用的方興未艾,新理念的茁壯成長,都無不昭示著小間距LED行業的未來和活力。本文對2018年行業十大關鍵詞進行了梳理,也可看做是行業發展的縮影。
COB
近年來,伴隨1.0mm以下技術難題的攻克,COB封裝的熱度日漸走高,打破了SMD一家獨大的局面。時間跨入2018,伴隨COB技術的成熟,行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首先是,在技術架構上,基于COB技術的小間距LED已經迎來了第三輪迭代。更多廠商的參與,包括威創、艾比森、卓華、雷曼、索尼等,推動COB成為行業公認的“次時代”產品。
COB的高速成長,與其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密不可分:首先是可以做到更小,特別是在1.0mm以下;其次,防撞抗壓能力更加突出,表面光潔,容易清理;再者,減少支架成本和簡化制造工藝,降低芯片熱阻,實現高密度封裝等。不過 ,COB也并非完美無缺,業界人士指出,當前COB還面臨封裝一次通過率不高、維護成本高、顯色均勻性不敵SMD、焊接環節工藝難度大、不良率高帶來的制造成本高等問題。
由此,COB與SMD的關系,并非簡單的取代,當前來看,用“合作分工”、“互補”來形容更為貼切。在P1.5以上市場,SMD的高成熟度和高性價比,使其幾乎成為不二之選;在P1.5-P1.2領域,則根據用戶需求和成本承受力按需而選;而在P1.2及以下超密間距的高端市場,特別是點間距0.5mm-1.0mm區間,COB封裝的大規模應用才能體現出技術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的優缺點并非一成不變,事實上,伴隨以威創為代表的規模化應用,COB的成本也在逐漸下降;而以利亞德為代表的廠商也在通過材料和工藝進步,逐步彌補SMD的防護性短板。可以預見,未來數年,二者的差異性將逐步收窄。歸根結底,技術站隊并不是小間距LED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迎合用戶需求、迎合市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