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1月18日發布了最新的CHiQ系列電視產品。按照長虹的宣傳,這是長虹家庭互聯網規劃中的第一波“實體產品”。
CHiQ電視上,長虹最核心的概念,依然是時下的智能和互聯。但是,與市售大多數產品比較,長虹將更為重視“智能協同”的“互聯網”內涵。具體的含義則是:傳統智能電視,是以電視機的智能計算能力為核心,聯合周邊設備和網絡通信環境,依托電視機的展示功能,為消費者提供“網絡視頻”、“電視在線優勢”、“網路購物”、“電視金融”等服務。
這種傳統智能電視的功能是,阿里OS、或者百度影棒等產品,也含有大多數傳統彩電企業的產品,所追求的“東西”。他們是軟件化和通信化的電視產品。這樣的應用結構中,電視機一直處于中心位置:廠商思考的焦點是,在智能電視上能做什么!不過,長虹CHiQ卻不是這樣的。
CHiQ是家庭互聯網戰略的先行軍
長虹表示,CHiQ電視是家庭互聯網的一個環節,而家庭互聯網是以“人”為中心的——是數據依賴于通信,為人而服務:軟件、硬件只是這種“服務體驗”中的載體。在這樣的概念下,智能電視不再強調以具體硬件為中心,能夠實現哪些具體的功能。而是首先強調,融入家庭網絡、和眾多其他智能產品交互,依賴于不同產品的協同效應,產生最終的價值。
在長虹的新版智能電視中,網絡成為關鍵詞,連接和協作是各種智能設備的同性。不同的智能設備,電視、手機、或者冰箱空調,他們的區別只在于專業的分工差異——不再具有任何傳統意義上的“中心”存在。家庭互聯網中,不同設備以平等的方式,構成平行的拓撲網絡結構:手機屏幕橫向一劃是電視,縱向一劃是空調!
不過,家庭互聯網畢竟是一個新概念。現在長虹的“大智能”體系中,能產生協作效應的產品并不多。具體講,和長虹CHiQ電視協作的核心產品,暫時情況下,只能是“智能手機”——這就難怪去年12月會傳出長虹和小米密會合作的消息了。長虹認為,智能多終端協同的第一步,就是手機與電視的交互,就是手機與電視的協同。
甚至,長虹說,“扔掉遙控器是一次革命”。因為,此前,智能電視用什么控制,一直是一個業界難題。各種嘗試,比如游戲手柄、鍵盤鼠標這類標準電腦式的產品,最多30多個鍵,最少7個鍵,形形色色數百款遙控器產品……——但是這么多的“新”產品,居然沒有一個令消費者真正滿意的!
支持手機視頻同步電視欣賞
現在,長虹有了新的思維:在網絡環境下、協同概念下、全wifi信息環境中,手機與電視互為親兄弟,協同動作、協同工作。讓手機完成所有的遙控器應該具有的功能,并完成任何遙控器都不可能完成的更多的“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在這一協同概念之下,手機和電視不僅僅是“互操作”(三星等的傳統互聯概念),而是變成了以數據和服務無縫連接的“應用載體”。比如,消費者看電視,看到半截,要上廁所、上大號(這個例子有些不雅),但是精彩的2014足球世界杯的關鍵鏡頭如何能錯過呢?于是,協同工作的電視和手機產生了如下動作:電視畫面、語音,直播信號,按照一定規則轉化之后,通過家庭局域網絡傳輸到手機上,并在手機上播放直播畫面——觀眾再也不用擔心,精彩鏡頭被“廁所”打斷!
如是的設備之前的操作,不僅僅是手機控制電視,或者電視控制手機,而是二者基于平等的應用網絡架構,按照適當的分工,互相配合工作。
目前,國內有一個非常流行的網絡詞匯,叫做“低頭族”。這個詞匯反映了人們,在移動互聯網上對手機、平板電腦的依戀和依賴。長虹CHiQ電視的目標之一,則是利用并轉移這種“低頭依賴”到大屏幕電視上,同時將另一些人對電視大屏幕、廣電內容和廣電網絡的依賴,轉移到“低頭屏幕”上。
甚至,在未來,整個家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傳統互聯網和社會化的大數據之間,不同應用在類似于CHiQ電視、手機、智能冰箱等產品上,可以隨意協同:通信和計算技術,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徹底顛覆載體與服務之間的必然聯系。這種變化,是對計算技術下,硬件和軟件的可分離性的科學遵從的必然結果——智能電視的功能是由軟件構成的,那么這些功能就應該能和電視分離,通過聯網技術,在手機、PC端,遠程屏幕上,輕松的被激活;同樣,其它智能設備的功能也是由軟件構成的,這些軟件也可以和硬件分離,利用通信系統,在電視上展示出來。
從手機開始,但并不止步于手機的長虹CHiQ電視“智能協同”架構,就是長虹大智能和家庭互聯網的基本雛形。現在,這個網絡的主要參與者還不多,但是卻勾畫出了一個可以無限遐想的巨大“創業”空間。作為先走一步的長虹,是否會成為這場家庭互聯網革命中,獲利最大的淘金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