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彩電市場的變化原因,最主要的學說是“經濟低迷說”。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撰文稱,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有短期因素影響,而更值得重視的是中長期經濟增長階段的轉換。數據顯示,我國二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延續近兩年的下行態勢。雖然這一增長數字依然高于全年預期的7.5%,同時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數字,但是此輪下滑期也是1992年以來增長回調時間最長的一次。
同樣的“經濟”問題在國際市場更為嚴重。
例如,歐元區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為較前季下滑0.2%,較上年同期下滑0.4%。德國第二季經季節調整GDP值雖然較前季升0.3%,略好於預期,但是不能改變整個歐洲市場的“頹勢”。而隨著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的主權債務問題日益發酵,后市歐洲市場何時能復蘇,或者繼續下滑依然是未知數。
全球彩電的另一巨型消費市場,美國的經濟表現也不令人滿意。據最近的路透調查,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料為1.5%,第一季增長率為1.9%。在美國上市企業層面,半年報,湯森路透數據顯示,給出正面財測與負面財測的企業數量比約為1:5。這一數字為09年以來的新低。
新興市場方面,印度首季GDP增長降至5.3%,為9年來最低;2012年第一季度,巴西GDP年率增長0.8%,料想全年增幅低于2%,而在2010年之一數字還高達7.5%。
不一而足。全球經濟增速的回落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受到金融危機的深化影響,彩電消費的主要市場,歐美日的情形不容樂觀。新興經濟體和金磚國家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因此,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 公布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2011 年全球電視銷量為2.47 億萬臺,同比下滑0.3%,是從2004 年以來出現的首次下滑。更為重要的是,2012年全球彩電市場依然無望上升,下滑速度可能加速。其中,平板彩電普及最早的美國市場下滑速度可達5%以上。
全球經濟、國內經濟的宏觀形勢必然影響全球彩電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以液晶面板和整機為代表的彩電業整體產能處于上漲通道的國內彩電產業,更對全球市場的變化倍加敏感。
不過,投影時代網并不認為,現有的全球經濟增長結構的變化,以及海外彩電市場的低迷會成為國內彩電業的災難:相反,作為中日韓彩電業三角格局中弱勢的一方,目前的市場結構反而意味著“中國企業,特別是大陸企業的難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