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說,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標準。在物聯網領域,“物聯網概述”(Y.IoT-overview)標準草案這一全球標準的確立,表明我國物聯網技術的領先優勢,將促進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而相關A股“物聯網”題材的炒作將從概念向實質化轉變。物聯網不僅僅只是概念。
物聯網不僅僅只是概念而已
“物聯網”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物聯網產業鏈可以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每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分別為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
“物聯網概念股”在A股市場成形于2009年9月中旬。當時,隨著IBM“智慧地球”的提出,以及我國“感知中國”等一系列項目的推動,“物聯網”一詞迅速被人們接受,而A股市場上,新大陸(000997)、遠望谷(002161)、廈門信達(000701)、東信和平(002017)等物聯網相關個股出現連續漲停走勢,引起市場強烈關注,并就此形成了頗有市場號召力的“物聯網概念股”。
當時,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物聯網概念股”將只是曇花一現,甚至有分析師斷言“買物聯網概念,十年都無法解套”。但事實并沒有如預期那樣發展,在之后的兩年時間,對于多數物聯網龍頭品種來說,即使當時買在最高價也都能解套,甚至有超過前期高點50%的上漲幅度。這一市場現象表明,這幾年來,物聯網在中國的迅速發展超過此前的市場預期,“物聯網”炒作漸漸從概念落到了實處。
行業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
有研究機構認為,中國在物聯網相關技術和市場上實現了與全球同步甚至超越,據最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報道,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推動者鄔賀銓院士表示,物聯網的概念已從最初的標記化向智能化延伸,而全世界的物聯網目前還只能說是在起步階段,只有提升到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物聯網的價值才能體現。從國際上看,物聯網也是處于起步狀態。歐盟發表了物聯網發展的路線圖,一直要延伸到2020年以后。對中國來講,物聯網當然更處于起步階段。
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發布《“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要在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金元證券認為,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的產業,物聯網產業未來保持20%的年復合增長率完全有可能達到。目前國內物聯網產業鏈中無線射頻識別(RFID)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其中低頻和高頻RFID相對成熟,重點關注遠望谷和同方股份,關注中瑞思創、新大陸等。
東興證券認為,在2012年將出現產業投資的高潮,特別是RFID和傳感器是整個物聯網絡的末梢神經元,也就是感知觸電的部份,所以潛在的需求量最大,是最優先也是進入門檻最低的領域,政府初期的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投入的力度必然從該處開始擴展,所以,短期RFID和傳感器制造企業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物聯網上游產業鏈條中的公司值得關注,如新大陸(000997)、遠望谷(002161)、衛士通(002268)等。中長期看,系統集成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物聯網運營商最具潛力,后者將是物聯網受益周期最長的環節,如海虹控股(000503)、延華智能(002178)。
華泰證券認為,計算機軟硬件行業中,目前已經在這些領域中確立領先地位的公司將在未來3年的大規模投資期中獲得快速增長的發展機遇,分別是專注于智能交通的銀江股份和賽為智能,智能電網的核心元器件提供商——東軟載波,智能醫療的領先者——東軟集團和衛寧軟件,智能農業的溯源感知產品提供商——遠望谷,智能安防的設備提供商——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智能家居的先行者——安居寶,城市管理的細分行業龍頭——數字政通,智能環保領域的專家——同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