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智能手機,在不同的賣場、網購網站售價差別上千元,可是,這些家電賣場、網購網站都聲稱自家的東西最便宜。面對這些低價神話,消費者該信誰?記者上周進入多家家電賣場門店和購物網站了解消費電子產品售價,并采訪了一些專業人士,特意為消費者梳理出關于賣場和網購的現象與謊言,供讀者參考。
現象-網購在中間賣場價兩頭
記者詳細了解了某國際品牌新上市的一款智能手機的售價。在以3C產品網上銷售起家的京東商城,該產品售價4799元,并返400元京券,相當于售價4399元,但返券會迫使消費者繼續購物,不然就等于是4799元買下這款手機的;在國美電器網上商城,該產品標價4799元,記者訪問該網站時,恰逢舉辦限量搶購活動,搶購價4399元;在國美旗下的庫巴購物網(原世紀電器網),該產品售價4399元;在蘇寧易購網站,該產品售價4588元。
還有更便宜的嗎?記者在大中電器欣喜地發現,該產品是大中最新促銷活動的重點型號,僅售3999元;而在另一家連鎖賣場門店,該產品標價4999元,無促銷活動。
不難看出,就該款產品而言,售價最便宜的是大中電器,接下來是庫巴網、國美網上商城、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網站再次之,最貴的是某知名賣場實體門店。
原因:網購更易比價
專業人士解釋說,網購網站之間競爭激烈,而互聯網具有開放的特性,消費者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比較同一款產品在不同網站的售價,因此,不同網購網站對同一款產品的售價不會差別太大。相對來說,消費者要比較實體門店的價格就要費事得多,更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因此,實體門店對同一款產品的售價有可能會差別較大。
謊言-網購總是更便宜
“買家電來某某網,便宜30%”、“無店鋪銷售,當然比賣場更便宜”……這是消費者經常看到或聽到的關于網購的廣告語、說辭。這些話初聽起來有理,但與事實不符、或者只說了真相的其中一個方面。
原因:家電賣場采購量大而價低
網購網站省去了店面租金、裝修費用,但不代表沒有別的費用,其雖然不用建設或租用一大片場地來裝修、開店,但其需要建設一個優質的網站,需要購置、租用一大批服務器,招聘大量程序員、網管員,這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更關鍵的是,目前各大連鎖賣場在家電零售領域話語權大,銷售量高,這就意味著,賣場與生產廠家或其代理商談判時,由于采購量大,拿到的價格也低,相對來說,網購網站銷量低得多,其向廠家采購的量也小。有知情人士透露,國美大中蘇寧等家電連鎖賣場的進貨價格平均比網購網站低8%-10%左右。
業內咨詢機構人士透露,網購比賣場便宜30%的說法,實際上是將網購報價與賣場標價直接對比得來的,而在2011年以前,家電賣場并沒有做好明碼實價的工作,產品實際銷售價格要顯著低于標價,如果比拼實際銷售價格,誰高誰低還真不一定。
謊言-本次促銷全線降價30%
“(這次促銷行動)將全品類價格拉低30%”、“明碼實價就是最低價”……這是消費者經常看到的家電賣場及網購網站的宣傳用語。這些話對消費者很有誘惑力,但也易產生誤導。記者粗略計算后發現,如果每次全部降價30%,連續5次的話價格就會降至原來的17%,但這樣的情形似乎沒有遇到過。
原因:消費電子品一般降價,白電時常漲價
“全品類”、“全線”降價不一定意味著所有類型的產品都降價。業內人士都知道,包括電腦、電視、手機等在內的消費電子品存在降價曲線,但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廚房電器等近幾年反出現過幾次大規模漲價現象,而漲價后的短時降價促銷,被大力宣傳為降價30%、全場9折等,此時的促銷價格有可能反高于漲價之前。
即使是降價的品類,也可能不是每一個品牌都參加促銷活動,例如蘋果產品幾乎從不參加各類促銷活動,如果某品牌參加促銷活動,可能只是部分型號參加活動,而你中意的那款產品沒準就不屬于促銷型號。
明碼實價是家電賣場的一大進步,對消費者、對整個行業都有益,但由于促銷活動存在,消費者仍然不能僅憑商品標價牌來判斷價格的高低,仍需要詳細咨詢銷售人員,“全場9折是否包含我看中的型號?你們促銷的贈品是價值幾十元的電水壺,還是價值幾百元的車載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