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智能手機、3G浪潮來襲,深圳的手機行業悄然發生了一場變革。一夜間,手機產業鏈上的“大佬”紛紛從幕后走向前臺,競相推出自有品牌手機。然而,深圳現有600多個手機品牌,其中大部分均是基于MTK(聯發科)、展訊的方案,這些產品同質化問題突出,而且價格戰激烈,新入者如何找準切入點,成了打開市場的關鍵。
近日,深圳手機零配件巨頭亞力通宣布,投入5億元資金砸向品牌手機,試圖借手機配件的渠道以及概念產品殺向手機市場,究竟,在眾多品牌殊死拼搏的江湖中,它們的命運將如何?
受多方擠壓,新入者另辟途徑
MTK大幅降低芯片的價格,在手機產業鏈上游展開了一場價格戰,并迅速波及到下游,深圳戰國策咨詢機構分析師楊群表示,“現在中小品牌手機產品的利潤已剩下過去的十分之一。行業利潤急劇下滑,并導致這些手機的性能、質量大幅降低。”據了解,近一年來MTK已出現了兩次質量風波。
與此同時,不管MTK、展訊,抑或下游廠家都不能回避一個問題,來自Android谷歌手機的沖擊。日前,深圳TCL通訊推出了一款699元谷歌手機,而且在運營商渠道中,還有話費補貼。多重壓力之下,在華強北已出現大量手機經銷商逃離的現象。
不過,深圳手機行業資深操盤手周偉認為,國內手機廠家還有大量生存空間。首先,要讓用戶獲得流暢體驗、性能滿足各種應用到谷歌手機,成本價很難控制在千元以內。即使在運營商渠道中,部分廠家做到了,但利潤會非常稀薄。而且在二、三級市場中,與金立、天語等品牌廠家多年來建立起來的渠道相比,運營商渠道也缺乏有力的競爭。
據了解,過去一直從事手機配件生產、渠道的亞力通進入品牌手機市場正是出于這兩點考慮。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趙永告訴南都記者,他們切入市場的構想是,一方面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與現有品牌拉開距離,避免陷入價格戰中。另一方面,經多年積累,亞力通手機配件已無孔不入,現有2000多家渠道商、20000多家終端零售商,“前期,我們會先在縣城或以下的市場鋪開,避免與國際大品牌短兵相接。”
打男性概念,搶占細分領域
據了解,目前深圳有600多個手機品牌,對任何廠家來說,如果缺乏清晰定位、品牌,就很容易被淹沒。“對二線手機來說,品牌建設上無非是那么幾個套路。”楊群指出,最早打“品質牌”的是金立,然后長虹、朵唯、步步高(OPPO)則分別將自己定位在超長待機、女性手機、音樂手機等概念上,“這些概念形成了幾個固定細分的市場,新來者難以切入其中。”
趙永介紹,亞力通這次打出的是“男仕手機”,主攻包括商務、年輕時尚定位在內的男性手機市場,“我們委托幾家市場機構做了一個調研發現,無論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中,50%以上是偏男性化的手機,30%以上是中性的,只有不到20%的是純女性化的。”據介紹,亞力通的手機產品在外觀上呈現硬朗的風格,如采用不銹鋼外殼、高分辨率屏幕等。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男性手機的概念是模糊的,跟商務手機、三防手機,甚至一般消費者所理解的智能手機在定位上都有重迭。趙永坦承,其實,這個定位主要還是出于品牌建設的考慮,因為“能讓人記住的概念基本都已有廠家在做,現在只剩下了男性手機。實際上,我們會在具體產品上有一個更細的切口。”
女性更在乎手機的造型、外觀、色彩等外在因素,男性則會更多考慮手機的功能、待機時間等內在因素。對此,趙永表示,亞力通在產品設計上提出了幾套解決方案。比如,中高端的產品會采用高通芯片,提升手機的性能,同時加大電池的容量,解決智能手機待機時間普遍較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