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家電企業將短兵相見
“競爭對手的退出為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家電行業邁大步的時候到了。”寧波福泰電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雁表示,“未來,公司將更加重視先進技術的運用、自主技術的研發以及品牌推廣等等,以求在有利的時機,進一步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
事實上,各國的家電企業都在大步前進。去年10月,海爾集團斥資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左右)收購三洋電機在日本與東南亞市場的白色家電生產銷售業務,并將三洋電機的“AQUA”品牌相關專利及注冊商標收入囊中;三星電子也計劃在2013年開始在日本銷售有機EL電視等等。
龐亞輝分析指出,在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家電產業依然是給予重點扶持的產業。而在韓國,高端化、智能化、精細化的家電制造業也得到了相應的扶持。因此,在日本傳統家電企業集體轉型的時機下,未來,不僅在中國大陸市場,急于“出頭”的中國家電品牌與韓國家電品牌在國際市場上也會短兵相接。
“目前,中國還不具備在高精尖領域與國際跨國公司對決的實力。”龐亞輝提示,現在,傳統家電制造業和服務行業還有巨大的空間,中國家電企業應該集中力量繼續拓展這些市場。同時,相關企業也要認識到,相較于日韓家電企業,中國家電企業的優勢是靈活機動、生產能力強以及生產綜合成本相對較低,不足則是研發費用投入和核心技術掌握較少、產品精細化程度不高、國際化布局及品牌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等。中國家電企業應認清形勢,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