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彩電行業迅速從CRT向LCD轉型,液晶電視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據Display Search最新預測,2012年,液晶電視全球銷量將達1.88億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而中國市場份額將達21%,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消費市場。屆時,作為核心顯示器件的液晶面板的需求會急劇增加。
之前,國外企業完全掌控了液晶電視的核心顯示部件—液晶面板的話語權。從全球液晶電視產業來看,三星、LG是在液晶面板領域布局最完善的兩家企業,中國企業對大尺寸液晶面板的研發和制造能力極其薄弱。
為了掌握話語權,眾多本土彩電企業開始全面涉足上游產業鏈。據了解,早在 2009年11月,TCL集團就宣布與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依靠我國自主創新建設的、迄今國內最高世代TFT-LCD生產線—華星光電第8.5 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項目投產后,TCL將成為國內第一家具有液晶電視全產業鏈優勢的企業。對國內彩電產業而言,建設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有望改變我國缺芯少屏的現狀,使國內彩電產業將產業鏈延伸到核心部件領域。
此外,目前傳出可能在中國大陸新設的高世代面板廠,還包括Sharp與熊貓合作南京8代線,京東方BOE與冠捷、創維、康佳、海信、長虹合作北京8.5代線,京東方與合肥市政府合作合肥8.5代線,龍飛IVO昆山7.5代線,富士康與長虹合作的成都8.5代線,LGDisplay與創維合作廣州8.5代線,三星與蘇州工業園區合作蘇州7.5代線等。企業與上游面板廠商的合作,也將增強本土企業在上游產業領域的話語權。
由此可以看出,本土彩電企業必須掌握液晶面板的研發和制造,積極搶占產業的制高點,構建全產業鏈,否則將失去液晶電視產業的話語權。而發展液晶面板高世代線,不僅是企業盈利的需要,也成為產業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
對于國內家電企業而言,無論是從專業專注、國家大力扶持,還是從市場取向來看,獨有的核心主導產品,自主的產品創新及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構建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上游關鍵技術與材料的掌握及建立植根于國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體系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