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9日,對于全球DVD產業來說,是有著歷史意義的一天。以索尼為首的藍光DVD和以東芝為首HD DVD經過數年全球市場競爭之后,隨著東芝對HD DVD支持的退出,如今HD DVD大勢已去。藍光DVD標準會“一統江湖”嗎?中國作為全球的DVD播放機制造大國,在這場國外眾巨頭標準爭斗中,只是旁觀者,面對著市場激烈的競爭,高額專利費的壓榨,行業利潤的嚴重下滑,中國DVD產業的出路在何?中國DVD產業將面臨四大角色轉變的挑戰。
角色一:“打工者”轉向“創業者”
2007年中國DVD制造的地位進一步鞏固,賽迪顧問數據顯示,全球近94%DVD播放機制造于中國。梳理全球DVD產業鏈,可發現DVD內容提供商集中在美國和日本,芯片提供商主要是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廠商,而盤片和整機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中國仍處于全球DVD產業的“打工”地位。2007年DVD播放機的出口量出現萎縮,由2006年的1.53億臺下降到2007年的1.43億臺,同比下滑6.4%,高額的專利費成為制約出口的主要因素。技術瓶頸仍是中國DVD產業亟待突破和解決的關鍵。目前,市場競爭模式已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而轉向了技術專利競爭和服務的競爭,在此關鍵時刻,中國DVD產業亟需建立自主的核心技術產業鏈,致力于新產品的開發,只有突破了核心件的開發和生產技術,創造自己的技術標準,才能擺脫受制于人的地位,成為全球DVD產業的“創業者”。
圖1 2003-2007年中國DVD播放機出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