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第五代TFT-LCD液晶生產線被剝離出上市公司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果,仍并非終局。自去年底宣布三方簽署整合協議以來,京東方、上廣電與龍騰電子的整合,已在各方的關注與疑慮中啟動。
據《財經》記者了解,促成此次國內三方液晶勢力聯動的最大推動力,源于主管部門對國內液晶產業布局散亂、無法形成有效合力以抵御國際競爭壓力的擔心。為了避免京東方連續巨虧的悲劇在上廣電、龍騰光電的身上重演,主管部門決心以“三合一”方式,加大國內液晶行業的整合力度。
作為高投入、高風險的TFT-LCD產業,合縱連橫早已是大勢所趨;三星-索尼、LG-飛利浦、友達光電等,均依靠產業聯合與合并來抵御風險。
西南證券長期研究液晶顯示行業的分析師竇昊明分析認為,國內三家公司液晶業務的聯合,將使得新公司的產能達到20萬片/月,相當于全球產能的6%,位居三星-索尼、LG-飛利浦、友達光電、奇美電子之后,與中華映管相當,位居全球第五。
“雖然產能規模還未進入全球一線廠商的行列,但無論在議價能力、生產成本上,都要比三家公司各自為戰更具競爭力。”竇昊明稱。
京東方內部的評估報告也認為,在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背景下,新公司有助于提升國內TFT-LCD行業的融資能力、產能和抗風險能力。
新的合資公司將以何種面目示人,仍在未定之天。此前業內傳出的方案中,上廣電占新公司30%股權、京東方占27%、龍騰光電7%,剩余的36%股權由國資委持有。這一方案,顯然不被京東方和龍騰光電所認可。
京東方內部的評估方案指出,京東方依托“超過十年的TFT-LCD制造經驗”、“國內最大的液晶產業集群”和“眾多國際客戶網絡”,理應成為重組中的主導方。而昆山市招商局的官員在聽說龍騰光電只占7%的股份后,立刻打電話到龍騰光電,詢問“為什么我們才占這么一點股份”,不滿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接近重組的人士透露說,此前三方爭論的焦點是:新公司的股權結構究竟按照生產線的資產凈值來分配,還是按產能來分配?如果按照產能進行分配,上廣電旗下的第五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產能是每月9萬片,京東方為每月6萬片,龍騰光電為每月3萬片,龍騰光電的生產線投產時間最短,也最吃虧。如果按資產凈值來分配股權,則正好相反,京東方和上廣電的生產線已經陸續進行了折舊,龍騰光電則是新生產線,處于有利地位。
《財經》記者了解到,即使三方股權得以確定,未來新公司計劃之中的第六代TFT-LCD生產線落戶何處,也將成為北京、上海和昆山三方爭奪的焦點。西南證券竇昊明對新公司的前景不無擔心:“不排除在合并前或合并后,三方會存在經營管理沖突的風險。”
此前,京東方曾計劃投資800萬元,入股創維、TCL、康佳、長虹四家彩電巨頭和深圳深超科技投資公司五家股東出資組建的聚龍光電。但由于參與合資的四家彩電廠商均屬于競爭對手,相互懷疑,最終導致聚龍光電項目流產。
五年一輪回,2007年,液晶面板價格在度過數年的冰川期后開始回暖,國內的液晶行業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