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的軟件設計是基礎
搭配16*9鏡頭、投影機應該有什么樣的顯示功能以支持2.35:1的投影呢?最基本的功能是軟件上的對應,試想一個能夠水平拉開或是垂直壓縮1.3333倍的16*9鏡頭放在一個投影機的前端,軟件上應該如何對應、才能夠有一個正確的最終畫面重現呢?顯然投影機必須有一個顯示模式能將原本的訊號,垂直拉高1.3333倍以抵消光學鏡頭的變形作用。
以Optoma HD81投影機為例,在HD81的顯示模式中,有一個LBX模式,其原始的應用是將一個非16*9壓縮的Letterbox訊源,將其Letterbox的非16*9壓縮影像、等比例放大填入16*9的有效區域,以正確呈現其1.85或是2.35的寬屏幕比例。可是這個LBX模式對于一個本身已經是16*9壓縮的2.35訊源而言,放大填入16*9區域時,正好是呈現一個16*9水平壓縮的影像,一個16*9鏡頭正好可以將其水平展開、或是垂直壓縮成沒有變形的影像。
![]() |
LBX模式 |
可是若是16*9壓縮的影像本身原本就是16*9的畫面、而非2.35影像時,以HD81的LBX模式顯示的話,其上下有些有效資訊會被切掉,所以除非電影本身有足夠的訊息可以犧牲,最好將鏡頭移開,以便真實呈現其原始的資訊。并不是每臺投影機都能像HD81一樣能夠每個輸入訊號都有LBX模式可以對應16*9鏡頭,美國的專業影音網站甚至有個專責的討論區討論有哪些投影機可以對應這Constant Height Widescreen的需求,目前知道所有Runco、Vidikron以及Optoma的家用機種都可以完全對應,別的廠牌則只有某些輸入訊號格式可以支持,而不是所有的訊號都支持。
結語
對于追求極致的消費者而言,最完美的投影機該具備哪些條件以便能完美重現最極致的家庭影院呢?第一是1920*1080p的投影分辨率,以充分完美的對應HD DVD以及Blue-Ray的1080i/p內容;其次是投影機有足夠的軟件功能對應16*9、2.35:1顯示的需求(至少類似HD81 LBX模式),最后是16*9鏡頭具備移動的功能,可以針對訊源的比例作調整。假如鏡頭不能移動,那么投影機的軟件必須有更彈性的顯示比例,才能夠對應16*9以及2.35:1不同比例的需求,如果投影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可能就要以外購的Video Scalar Box、藉其功能強大的scaling功能彌補投影機的不足。
最后有了這些必要的因素之后,消費者還是要有一定的顯示比例的判斷力,才能針對不同的內容做適當的切換,否則的話,只能等投影機再聰明些,能取代人為的判斷,這樣消費者才能無憂無慮的享受最頂級的影像與畫質。
筆者認為:從整體表現來看,無論從視覺角度來說,還是技術革新來講,都非常引人矚目,當然,這樣的產品在價格方面也不是一般消費者能夠承受的起的,就家庭影院投影產品的應用來看,專業級產品正向著2.35:1的專業影院畫面比例靠攏,這是潮流所趨但目前來看還有些超前,是少數頂級影院發燒友的追求。從畫面表現效果以及其他種種方面來看,2.35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不過人們更期待的是它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