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 CEDIA展會有一個搶眼的主題展示,就是比一般16*9寬屏幕家庭影院更寬、視野更廣的2.35:1超寬屏幕家庭影院的展示。
![]() |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顯示比例都圍繞著所謂的寬屏幕16*9顯示器,仿佛家里若沒有寬屏幕顯示就是落伍!其實大多數人的家里都還在使用4:3的傳統電視,電視臺所廣播的內容也都是4:3的比例,只有DVD的內容最近都已轉變成專門針對寬屏幕電視作16*9壓縮的影片,大多數人可能也還搞不懂這種壓縮所帶來的好處。所以當大多數人都還不清楚16*9寬屏幕的必要性、當16*9還只是一種潮流與概念時,干么又多出一個所謂的超寬屏幕呢?
2.35:1 家庭影院開創新時代
去年CEDIA就有不少廠商展出2.35:1超寬屏幕的投影展示,包括Stewart推廣其2.35可變式電動控制屏幕、以及一直以來推動超寬屏幕不余遺力的Runco及其副屬品牌Vidikron,臺灣的投影機品牌奧圖瑪科技Optoma也投入這個潮流,展示其最新的2.35家庭影院。
![]() |
Runco |
這其中又以Optoma以其HD81 1080p投影機所展示的170英寸超寬屏幕最搶眼,幾乎搶走會場所有超寬屏幕的光芒,主要原因在于其屏幕尺寸、畫面品質與影像銳利度幾乎讓其他展示相形失色,更重要的,Runco所主導的超寬屏幕影院大多從三萬美元起跳,而Optoma的超寬屏幕影院只需三分之一的價錢而已,讓超寬屏幕影院不再遙不可及。
![]() |
大畫面所帶來的震撼是無可取代的,越大的畫面,空間感與視野的震撼也就越大;可是畫面越大,影像就會變差變弱,除非分辨率夠好、除非投影機夠亮。例如120英寸的屏幕幾乎就需要100英寸屏幕亮度的1.5倍,才能維持一樣的影像強度,150英寸則需要2.25倍的亮度等等。畫面變大,分辨率若沒有相對提升的話,影像細膩度就會變差,顆粒感較重,畫面感覺會比較粗糙。
![]() |
Optoma的HD81在今年初的CES消費性電子大展中,就已經抓住這個“大畫面震撼”的視覺心理、以1080p的分辨率與1300ANSI流明的亮度、投射出一個色彩飽和、高亮度的135英寸16*9屏幕,成功的替DLP陣營打響1080p的第一炮;接著又在六月的INFOCOMM展出一個140英寸16*9的影像,直接以當時剛上市的HD DVD播放1080i電影歌劇“魅影”,同樣呈現高亮度、深沉的黑色與對比度以及亮麗飽和的顏色,讓觀者欣賞1920*1080p打在140英寸的大畫面,大呼過癮。
![]() |
畫面效果圖 |
Optoma似乎不斷挑戰展示的極限,每個展會都想要突破前一個展會的技術層面,已經兩度展示135英寸、140英寸16*9的大畫面,Optoma在CEDIA選擇展出技術層面更難、挑戰性更高的170英寸超寬屏幕。Optoma的作法是在原本就是寬屏幕1920*1080分辨率的HD81鏡頭前面,加裝一個16*9變形鏡頭,將原本HD81的16*9畫面橫向拉開,成為2.35:1的比例。一樣用歌劇“魅影”的HD DVD做展示的內容;不同的是,上次在INFOCOMM時,歌劇“魅影”的2.35影像實際只用了140英寸16*9畫面中間的2.35:1區域來顯示,上下有兩個狹長黑色區域沒有派上用場,所以實質上其2.35:1的影像區域只有將近130英寸的畫面;這次在CEDIA則是170英寸的2.35超寬屏幕,以影像面積而言,大約是INFOCOMM的130英寸2.35:1影像的1.8倍大,這個對投影機的細膩度與畫面強度有很大的挑戰。
當CEDIA會場一般的家庭影院展示大多集中在16*9 100-120英寸時,當會場中的2.35超寬屏幕的展示大都集中在120英寸到140英寸時,Optoma的170英寸超寬屏幕無疑立即成為會場眾人注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