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新掌門人趙勇大力變革之豪賭等離子
趙勇在瞄準新興平板業務的同時更是看到了單一依靠彩電業務給長虹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元化。
自趙勇當政以來,長虹先后在IT數碼、空調、冰箱、電池、機頂盒、小家電、影音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除了等離子屏幕一期工程的達到60億元的投資外,另有冰箱領域,最高1.45億元的收購美菱,建設美菱產業園一期工程耗資3.5億元,二期工程投資達10億元;手機領域投資2億元;最早的空調業務累計投入近10億元人民幣。
在長虹諸多的投資項目中彩電的等離子屏項目投資額度最大。2006年四川長虹、世紀雙虹、MatlinPatterson Global Opportunities Partners IIL.P.公司共同出資18億元成立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簡稱虹歐)。在虹歐公司中,四川長虹出資7.2億元(億美元)占有40%的股份,同時長虹集團擁有世紀雙虹80%的股份。虹歐是四川長虹等離子屏項目的運營主體。
今年4月28日,四川長虹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在四川綿陽正式動工。該生產線是四川長虹等離子屏項目的一期工程,規劃投資6.75億美元(約60億人民幣),2008年7月投產,以42英寸計年產PDP模組達到216萬片,產值超過百億元。遠景規劃總計三期工程,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形成年產600萬片以上PDP模組能力。據報道,四川長虹等離子項目最主要的投資來源是國家開發銀行的40億政策性貸款。此外,四川長虹將通過定向增發募集不少于25億元資金,主要用于收購世紀雙虹持有的荷蘭Sterope公司的75%股權和其他項目。而荷蘭Sterope公司全資控股韓國等離子屏生產商Orion(歐麗安)公司。該公司擁有一條等離子屏試生產線,是長虹等離子項目的主要技術來源。同時彩虹也將通過自有資金支持等離子屏生產線的建設。
在平板顯示領域,液晶和等離子是目前主流的兩項顯示技術。二者有一個顯著的通性:上游資源在整機產品中的比重遠高于CRT電視時代的50%,平均達到70%以上。長虹掌門人趙勇曾經用“沒有核心技術就不如不作彩電”來形容長虹在進軍上游的過程中的決心,同時更表現出對于一個一彩電為主業的企業上游資源、屏幕資源的重要性。掌握屏幕資源,將使長虹展空平板產業80%以上的成本鏈條,大幅度提高長虹平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