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預計11月份OLED的供應渴望達到21萬片。雙十一購物節期間,OLED電視再次熱銷,其中蘇寧11月3日彩電超級品類日,OLED電視銷量增長509%;雙十一當天亦全新飄紅。雙十一期間創維推出了6999元的OLED電視,更是創出OLED有史以來最低價…詳情>>
未來彩電顯示究竟是OLED的天下,還是另有“王者”。這個爭議一直沒有答案。尤其是在OLED大尺寸量產產品成本、亮度和灼屏憂慮并存的背景下,不斷提升液晶產品的性能,成為了更為實際的選項。而近年來不斷成熟的OLED-like LCD技術就成了關鍵救命稻草。…詳情>>
據IHS,55英寸4K OLED電視的生產成本從2015年初到2017年第二季度下降了55%。預計LGD生產一片55英寸OLED面板的成本為582美元,到2021年,其將繼續下滑至242美元。…詳情>>
市場研究公司DSCC日前對其OLED模型進行了更新,因公司預計將有更多資本支出以及更大的OLED市場預期。…詳情>>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預計,2017年第二季度移動柔性AMOLED顯示屏銷售額達約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86億美元高出一倍以上。…詳情>>
2017年第三季度,VR顯示迎來了一個關鍵轉折期。以硅基OLED為核心,兩條新的生產線落地,未來將為VR等超微顯示和近眼大屏設備提供強有力的上游支援。…詳情>>
蘋果OLED手機已經來了。甚至,有傳聞蘋果的OLED電視也已經做出實驗樣機。但是,這些消息并不能支撐OLED電視快速取代液晶產品。業內預計,國內市場OLED電視突破百萬臺還要等到2020年。即便如此,這也僅相當于液晶電視在2006年的產業階段。…詳情>>
量子點電視QLED,2017年二季度的銷量較上季度下跌48%。二季度銷量僅351,000臺,低于一季度的671,000臺。OLED電視銷量增長29%,從212,000臺增至282,000臺。 …詳情>>
OLED電視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僅帶動了OLED顯示器市場,并推動了OLED封裝材料市場。IHS Markit指出,2017年OLED封裝材料市場預計將較去年同期增長4.7%,達1.17億美元。…詳情>>
蘋果公司要在臺灣投資一條OLED試驗線,鴻海要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這兩個新聞加在一起,構成了全球顯示版圖的新趨勢:中日韓之外的美國,能否成為第四極呢?…詳情>>
隨著OLED制造商將所有精力轉向柔性OLED生產,薄膜封裝(TFE)日益受到歡迎。2017-2021年,TFE將被用于約70%的OLED面板制造。OLED封裝設備市場將形成110億美元的銷售額。…詳情>>
伴隨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面板工廠的大量建成,柔性AMOLED顯示屏產能將由2016年的150萬平方米增長至2020年的2010萬平方米,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達91%。…詳情>>
市場研究機構IHS分析師表示,由于AMOLED顯示屏不斷取代液晶顯示屏,AMOLED市場正在快速增長,金屬掩膜(FMM)組件市場在未來數年也將呈快速增長。…詳情>>
近日,索尼最新一款OLED電視上市,77英寸的巨幕售價高達149999元,遠超3月份上市的55英寸24999元和65英寸35999元。網友戲稱,索尼77英寸比55英寸顯示面積增加了一倍,價格卻漲了一個數量級。…詳情>>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NFO)表示,FMM市場預計將以38%的復合年增長率實現增長,由2017年的2.34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12億美元。…詳情>>
據臺媒Digitimes報道,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量有望較上一年實現翻番,達200萬臺。…詳情>>
小間距LED的進化極限是什么?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出來了。近日,臺灣媒體報道,可能被三星電子收購的臺灣初創公司Play Nitride,預計將在2017年下半年安裝micro LED產品試產生產線。而micro LED的像素間距渴望比肩目前的手機液晶顯示屏。…詳情>>
OLED電視進入大家的“菜單”已經有三四年時間。但是作為次世代顯示的主菜,OLED卻一直“供給不足”,甚至消費者都覺得OLED彩電持續掉鏈子,有些不靠譜。然而,今年OLED產業的情形卻在發生變化,因為“改變”真的要發生了。…詳情>>
市場研究機構UBI Research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AMOLED收入達43.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數量方面,一季度AMOLED面板出貨9910萬片,同比增長9%。…詳情>>
近日,蘇州世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特定對象調研時,向投資者透露了2025 年再融資進展、產能
據悉,本次投資是 LGD 中長期資本支出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未來將把 OLED 技術相關項目的投資重
據介紹,2025 年上半年萊特光電實現營業收入 2.92 億元,同比增長 18.84%;歸母凈利潤 1.26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