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4月10日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 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1,496,118.50 萬元,營業利潤 131,534.65 萬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 120,972.44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 97,547.93 萬元,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 8.40%、41.84%、39.35%、43.25%。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于行業專機產品及極限制造產品,具體情況如下:
(1)信息產業設備需求下滑,整體市占率維持領先
報告期內,公司信息產業設備業務實現收入 48.36 億元,同比減少 31.06%。
其中,消費電子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0.50 億元,同比減少 30.13%。2022 年,在經濟下行及全球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影響下,消費電子行業需求低迷,行業設備投資明顯減少。公司積極調整戰略,圍繞大客戶的創新性需求,持續更新產品和工藝,在手機表面處理、手機金屬材料焊接、氣密性檢測等項目上取得主要市場份額,獲得富士康戰略供應商、捷普電子最佳供應商等獎項。當前,消費電子供應鏈產地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公司將緊跟大客戶的步伐,抓住供應鏈多元化帶來的市場機會。
PCB 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7.86 億元,同比減少 31.72%。作為 PCB 產業的主要下游之一,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的低迷直接帶來 PCB 產業增長幅度的大幅放緩,訂單的驟然下滑降低了企業對新設備投資的意愿。盡管行業設備需求在降低,但公司仍積極提升產品性能和工藝,持續開拓 HDI、IC 封裝基板、撓性及剛撓結合板等高階 PCB 市場。在 IC 封裝基板市場,公司新研發的高轉速機械鉆孔機獲得國內多家龍頭客戶的認證并形成正式銷售,有望實現國產化替代;運用新型激光技術,開發用于高階封裝基板超高疊層、內埋高精度元器件等工藝的方案,獲得國際芯片廠商的技術認證;另外CO2 激光鉆孔設備在阻焊工序的開拓性應用,獲得國內數家龍頭企業的復購訂單;最新研發的±2.5μm 綜合對位精度的高精專用測試設備,可對標全球封裝基板測試設備龍頭企業的主流機型。在撓性及剛撓結合板市場,為應對新能源汽車線束的 FPC 替代浪潮帶來的超長 FPC 的爆發性需求,公司推出無限拼接功能的激光成型機、超長臺面覆蓋膜貼附及補強產品等;另外針對新能源汽車線束雙面軟板增長的需求,公司提供卷對卷加工的 UV 激光鉆孔機產品,實現成孔的自動化作業。公司的 UV 激光鉆孔機、激光成型機、自動專用測試機的市場份額逐步攀升。
(2)新能源設備業務增長迅速,市占率持續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設備業務實現收入 27.64億元,同比增長 30.60%。
其中,鋰電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5.36 億元,同比增長 27.94%。為應對行業快速增長的設備需求,公司以深圳為中心,已布局深圳研發中心、成都研發中心、武漢研發中心;產能上,布局深圳、常州、荊門、宜賓等生產基地,已能實現就近交付、貼近客戶服務。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和精細化管理等多種方式,動力電池裝備業務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與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原中航鋰電)、億緯鋰能、欣旺達、海辰、蜂巢能源等行業主流客戶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未來,公司仍將持續推進大客戶戰略,并加快出海進程。抓住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全球化發展機遇,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裝備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光伏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28 億元,同比增長 69.81%。公司持續加大在光伏行業的研發投入,通過引進核心人才團隊的方式,已經具備電池段管式真空類主設備研發制造能力。截至本報告披露日,公司 PECVD(等離子增強氣相沉積設備)、擴散爐、退火爐等設備已經中標行業頭部客戶批量訂單。在光伏新技術領域,公司在 TOPCON 領域產品布局完整,逐步具備 TOPCON 電池全產業鏈設備研發制造能力;在 HJT 電池已布局 PECVD(等離子增強氣相沉積設備)、PVD (物理氣相沉積設備)等設備產品。鈣鈦礦技術領域,憑借多年在薄膜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公司自主研發了鈣鈦礦激光刻劃設備,已實現量產銷售,與協鑫光電等行業頭部客戶一直保持合作關系。
(3)半導體設備業務新品不斷推出,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技術
報告期內,半導體設備(含泛半導體)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0.94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70%。
2022 年,LED 市場增長放緩,公司在行業空檔期,完成了多款 LED 設備產品的迭代升級,包括激光剝離,激光全切以及 Mini-LED 修復等設備。推出的新產品 LED 分選機,迅速獲得客戶認可,并且取得批量訂單。同時,憑借多年的LED 行業積累,公司在完成了 Micro-LED 巨量轉移 Mini-LED 巨量焊接等設備的原型機開發,并獲得國內了巨量轉移設備訂單,市場驗證反映良好。半導體業務方面,公司硅隱形切割設備、前道激光開槽機、晶圓級標記等前道加工設備產品性能不斷完善,已進入封測行業龍頭企業供應鏈并獲得加機復購訂單;封裝設備段,公司焊線機設備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性價比優勢凸顯,持續滿足國內 LED 傳統封裝廠設備更新需求和 LED 新興封裝廠的投資需求,推動焊線設備國產化率提升,并在分立器件、電源驅動芯片等半導體市場,打破國外設備壟斷的局面,銷量持續攀升;晶圓傳輸設備段,核心產品 SMIF(標準機械界面)保持在國內市場領先地位并大力開拓海外客戶,設備前端晶圓傳輸界面(EFEM)憑借其設計靈活性和制造成本優勢受到市場青睞,搭配清洗機使用的定制化晶圓傳輸設備也已推向市場,與國內龍頭設備企業及眾多晶圓制造設備企業展開了戰略合作。
另一方面,公司提前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成功研發出碳化硅激光切片設備,已與行業排名前列的晶錠廠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并啟動了碳化硅激光退火項目。
(4)通用工業激光加工設備業務保持穩定,持續推進降本增效
報告期內,通用工業激光加工設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52.68 億元,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022 年,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等影響,通用工業激光加工設備市場需求低迷,僅高功率激光焊接設備業務實現正增長。公司抓住市場收縮期的空檔,持續推進供應鏈優化、產品生產標準化,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提升業務盈利能力。與此同時,公司持續推出 G 系列光纖激光切割機、HF 50 系列 40KW 磁懸浮超高功率超高速光纖激光切割機、熱成型三維五軸切割機等新品,為客戶創造更大經濟價值。公司在長沙、天津、常州、張家港等地布局,形成多工廠模式,實現就近交付、貼近客戶服務,逐步提升盈利能力。同時,公司在濟南設立跨境電商公司,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市場需求,公司高功率激光焊接設備實現營業收入 5.60 億元,創歷史新高,為比亞迪、蔚來、零跑、吉利、長城等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提供了汽車白車身智能焊裝線及激光焊接設備,新能源汽車發卡電機激光焊接設備批量供貨,并生產交付了國內首例一體式熱成型門環自動化生產線項目。
(5)基礎器件實現獨立銷售,市場反饋良好
報告期內,公司基礎器件產品已實現獨立對外銷售,市場反饋良好。在激光器領域,公司推出了 30W 紫外納秒激光器、70W 紅外皮秒激光器等高功率皮秒激光器及納秒激光器,在超快激光器領域保持全球領先水平;在控制系統領域,公司積極推進自研數控系統在下游行業和客戶的推廣拓展,HAN’S 801 數控系統獲評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專利獎;聚焦頭領域,公司推出了 30kw 及以上超高功率聚焦頭、三維五軸聚焦頭、坡口聚焦頭等產品,獲得市場客戶認可,外部銷售情況良好。公司自主研發的泵浦源及半導體激光模塊產品性能良好,自供率快速提升;光電振鏡、光柵振鏡和三軸振鏡等高端振鏡產品性能逐漸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和國內眾多行業領先企業保持良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