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象更新!陽春三月,吉林省幾所兄弟院校領導前往吉林建筑大學參觀交流高校信息化建設成功經驗。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批來該校交流信息化建設經驗的學校,前不久,國家211,985重點大學領導和老師也專程來該校教務處參觀訪問。吉林建筑大學信息化建設為何如此受到兄弟院校的青睞,讓我們一探究竟!
理念先進,特色突出
在談到信息化建設經驗時,建大教務處領導認為,正確的信息化建設理念是成功的根!白邇群桨l展道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新型名校”是吉林建筑大學的發展目標,學校領導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在學校的二次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提出二點要求:
一是,要求學校的信息化整體方案一定要具有先進性,十年不落后;信息化建設要有長遠規劃,要有頂層設計,既顧及當下,又考慮學校未來發展,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
二是,要突出學校的特色,要能夠根據建筑大學的自身特點量身定制,真正讓信息化為全校師生服務。正是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教務處信息化建設方向豁然開朗。
個性化定制,45天完美交付
1000多萬項目預算,200多間教室改造,作為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薄弱的學校,教務處一線領導面臨巨大壓力。教務處領導走訪了大江南北的諸多學校,從原來不知道怎么建,到思路逐漸清晰;同時親自到信息化建設主要廠商現場考察,仔細推敲,體驗產品。
2015年開始招標,經過省內評標專家的評審,最終北京艾威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從眾多廠商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施工過程中,這個包含個性化定制的智慧校園整體方案,從設計到施工布線僅用了45天時間,全程無返工,無設備漏報,做到零增項,這個在同行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天也沒有耽誤,9月1日學校開學,正式交付使用。
從管理型到服務型,教務處角色的轉變
一般高校,教務處大多是職能部門,起到的更多的是監督作用;而吉林建筑大學校領導提出,教務處首先是服務部門,然后才是職能部門,服務教學是首位。因此,教務處一改多數院校使用的“信息中心”、“主控室”這樣的字樣,成立了“教學資源信息服務中心”,名稱的變化帶來的是師生心態的變化,老師和學生從之前的被監督者變為被服務者,從對信息化建設的排斥到享受信息化給他們帶來的方便:
對于任課老師來說,一鍵上下課,老師不用再去管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他只要專注自己的教學內容即可;同時,由于有了教學督導,老師的教風發生了很大改變,上課坐著講課的沒有了,接電話的沒有了,主動來教務處要自己上課視頻的老師多了,主動與學生溝通上課效果的現象多了,自此,全校老師實現了“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的風氣,這在以前不敢想象。
對于教務處老師來說,以前好幾十人維護全校200多間多媒體教室,現在可以做到無人值守,在任何地點,只要有手機、電腦、PAD,就可以登錄系統處理,大大解放了人力,而解放出來的人力,可以專注于研究如何更好的服務教學,讓教務處老師真正投入到教學管理和研究中。
在校風上,由于信息化的使用,考風大大改善?荚嚂r,老師坐在電腦前就可以監考,不用像以前那樣一個教室派好幾個老師盯了,節約了大量的人力,而且由于有電子監考,作弊的學生大幅減少,學生寧可缺考,也不作弊了。
在談到下一步教務處的工作方向時,教務處領導坦言,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把信息化用起來,讓全校師生享受信息化帶來的便捷和效率,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挖掘信息化的內涵,用好它,讓信息化給教學教務帶來質的飛越,更好的實現信息化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