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美國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人類社會正式加速進入信息時代。而率先應用先進信息通信技術,也成為了歐美等發達國家持續保持經濟發展優勢的關鍵支撐點。現在,同樣的命題考驗著“轉型”、“升級”與“經濟低迷”中的中國企業。
企業通信,老話題的“新”意義
“我們是最傳統的產業,但是也是站在時代科技最潮頭的產業”,全球IP通信領導者億聯如此定義自己所從事的“企業通信”市場。
從傳統角度看,當人類跨出窄眾部落時期之后,通信就成為了必然需求。早在周朝以前,中國軍事家們就發明了依賴于密碼和密語的保密通信工具和制度。而在現在全球經濟下的商業社會中,通訊能力是一個與企業的公關、內部管理、品控與供應鏈管理、研發創新、營銷拓展等各個經營環節都緊密相關的概念。
“不同的通信方式,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人類商業文明,甚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層次”:億聯認為,從書信時代、電報電話時代,到目前網絡IP寬帶時代,正是通信決定了文明擴張的“邊際速度”。
今天,通信手段和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蜂窩式移動電話從出現到全球普及,用了大概30年。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多媒體通信系統從出現到普及,卻只用了5年。通信技術越是發達,新技術的普及也越是迅速——這是一個正向迭代和幾何級數加速的過程。
這種技術升級之快、新技術之優越與出色,就是今天古老的通信話題的新意所在。這些變化不是簡單的量的增加,而是質的變化。如何適應這種寬帶無處不在的新信息社會,就是今天所有企業通信人的新使命。
全要素為“心”,莫要輸在“嘴”上
“2015年底,中國的一件大事就是軍隊改革。這次軍改的核心是什么?非常簡單:提高指揮系統的效率。一方面要壓縮指揮層級,另一方面要建設聯合指揮體系。”這是眼球所在,人們容易關注的“大事件”。但是,以信息化條件為前提的“戰爭”不只是軍隊的課題。企業和商戰何嘗不是如此。
“從發現市場價值要素,到完成決策部署,實現市場動作,一個企業要消耗多少時間?”億聯研究認為,在電話電報經濟時期,最快的速度也要數周,或者數個月。但是,今天,同樣長的時間,可能是淘寶天貓策劃出的“雙十一”全球最大購物節,而不是一個企業的一個動作。
以上這種差別的本質在哪里呢?電報、電話也是即時通信,信息技術還是即時通訊——這已經不是騾馬腳力時代的郵差與電子時代的速度差別。其本質區別是信息時代是全要素通信:何為全要素通信呢?就是指,聲音、圖像、文字,甚至產品圖紙、設計樣品面貌、工廠流水線現狀都能即時呈現;企業內外產業鏈環節和伙伴、最高領導和最一線工程師與技工、最前沿的銷售與客服代表與最后端研發工程師都可同步參與的即時通信。
這樣的“全要素”通信產品,就是億聯現在向市場優先提供的新產品。也是信息化時代企業通信的真正需求所在。
億聯認為,企業通信現在有如下三個要點:信息快而全、決策支持與實施過程融合、企業內外通信與產品過程融合。只有做到這三個方面的創新設計的企業通信產品、視頻通信系統才是現在市場所需求的產品。
帶寬為“基”,新時代要有新手段
全要素通信,億聯將此視為視頻通信、企業通信市場的未來。通信的概念已經從最開始的文字、語言,變成企業生產、經營流程與信息通信技術的完全融合。對此,億聯認為這是一個“供給側效率”的問題,亦是企業生產力提升的問題。
對此,傳統的語音通信系統已經大大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全新的視頻通信時代已經開啟。事實上,在消費市場這種趨勢更為明顯。有數據表明,移動手機端視頻通信的規模和數量,2015年是2010年的100倍。
正是基于光線寬帶網、4G和未來的5G寬帶移動網絡的普及,以視頻為核心的通信和全要素通信行為,才能融入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之中,將分布在各地的企業組織和人員、產業鏈合作伙伴,整合成為一個關系更為緊密、溝通更為迅捷、執行更為高效、定位更為精準的社會價值創生體。
“改變的不僅僅是通信,而是整個商務習慣、商務文明的發展水平”:億聯指出,如果簡單認為視頻會議通信是傳統電話機的升級,那么就會錯過這次新商務革命、錯過這次供給側效率提升的機遇。
國家寬帶網絡和移動寬帶系統是提供給整個社會的“基礎公共資源”。它就擺在哪里,你不使用、別人就會率先使用。那么在商戰中的“效率”之爭、“速度”之爭、“成本”之爭就有可能演變成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問題。
插上互聯網“翅膀”,高鐵之后的新商務
2015年大家都在談的三個重大經濟話題是“互聯網+”、“創新”和“供給側改革”。而視頻通信技術,恰是融合了這三者的嶄新企業作戰工具。
有人說,全國高鐵網絡的成型,改變了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甚至創造出所謂的高鐵經濟、高鐵生態、高鐵商務。這種判斷的得出,源于高鐵是看得到、摸得著的產品與服務。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全國光纖普及率、4G通信普及率在過去的三年也在高速成長。2013年4G還是新話題,2015年一年間國內4G網絡建設投入就高達4300億,普及人數超過4億,預計2016年4G滲透率達到80%。光纖寬帶方面,2015年國內已經有1000萬公里的光纖,光纖用戶數量突破2億,其中8M以上速率用戶數量接近6成。更為可喜的是,這幾年中寬帶部門還實現了單位帶寬成本的迅速降低。例如,全國范圍內2M光纖到10M光纖的升級幾乎都是免費的。
這些變化帶給社會的革命絲毫不遜色于高鐵網絡的成型——只不過,隱藏的電子信號不容易被普通人察覺,甚至經常被忽略。但是,寬帶互聯網的成型已經不可逆的將中國商務帶入全新的巔峰領域。這里面的爆發點如春運回家大家都關心的鐵路購票系統、也如電商的蓬勃發展,更會有企業經營依托“信息高速公路”所形成新商務規律。
“高鐵出行方面、快捷,但是從商務角度看他還有很多不足:如,速度沒有信息化聯網快,也很難組織多地多人會話,更無法實現多地現場狀態的實時交流——后者就是寬帶網絡條件下,視頻通信商務手段要解決的問題”。億聯指出,高鐵提升了必須的人與人直接見面的商務需求的實現程度;而視頻通信則會進一步提高“見面”溝通頻度、全要素參與量、降低溝通自身的成本和溝通組織成本。
某種意義上,視頻通信等新企業通信手段是企業最容易、也最需要實施的互聯網+內容、企業運營創新和供給側效率提升工程。
“視頻通信為代表的新一代企業全要素綜合通信系統,正在演繹一場巨大的商務文化革命”,億聯認為信息經濟轉型的首要任務,就是企業內外溝通與通信方式的變革。使用新型企業通信系統,重新組織企業的運營和執行流程,提升供給側效率,正在成為信息經濟條件下,企業二次騰飛的新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