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顯示產業,有哪一個細分產品線有翻倍以上的規模發展呢?答案是“小間距LED”。
2014年小間距LED的10倍成長的含義至少包括:銷售規模成長翻倍,從業企業數量成長翻倍,行業影響力成長超過翻倍,以及主流產品像素密度成長接近翻倍……這些數據使得小間距LED顯示屏成為了一顆耀眼明星,更是給顯示行業、尤其是工程行業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淘金點。
市場高速發展、技術高速進步、影響力大幅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小間距LED還會給行業帶來哪些驚喜呢?我們不妨在新年伊始猜想一下。
1. 市場話語權徹底“中國化”
國內LED顯示屏產業是看著“歐美企業”長大的。僅僅在5年前,全球LED顯示屏市場,中國品牌還只能提供“最便宜”的產品。即便在三年前,2012年以前,國內LED屏企業還不敢提“小間距”這個名稱。因為小間距即意味著高端。
但是,2014年國內LED顯示屏龍頭企業利亞德敢說“全球份額70%”。雖然這個數據是市場爆發下的一個“特例數據”,并不能代表利亞德能長期維持這么高的市場比例。但這個數據足以說明國內LED顯示屏產業的“真正崛起”。
借助小間距產品,民族LED顯示屏產業已經徹底站在了全球LED顯示產業鏈的頂端。這是2014年的現實。
能夠說明國內LED顯示屏產業崛起的數據還包括:LED顯示屏海外出口產品毛利率普遍比國內市場高20-30%左右。亦,LED顯示屏產業不是傳統的“廉價產品出口和低價競爭產業”,而是“高價產口和品質競爭產業”。
據研究表明,國內年銷售額達到5億元以上的LED屏企業已經超過5家。其中,多數是LED屏和照明系統復合企業。這些企業與國際龍頭企業的銷售規模差距都已經縮小到2倍作用。而整個中國軍團,在2014年的銷售規模已經超過全球市場半數(首次超過),在高端和低端產品線則具有市場份額優勢——差距僅僅體現在中端的、量比較大的產品領域。
國內LED屏產業的發展和進步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國際巨頭主動放棄低端市場,給予了國內企業“原始資本”積累的機遇;第二,國內巨大的上游產業鏈,即LED燈珠產業鏈的支撐作用;第三,國內巨大的內需市場的,亦全球最大獨立LED大屏市場的驅動作用;第四,國內LED屏企業用于創新的產業精神和相關行業政策的支持。
以上四個方面的有力因素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2015年、甚至2016年,這些有力因素將進一步支撐國內LED顯示屏產品,特別是小間距產品都得更遠。同時 ,在產業話語權端,由于國內小間距產品的領先性,中國軍團有望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