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互聯網電視產業論壇”上,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發表談話,解釋了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的監管政策,表示互聯網電視是電視的一種形態,停發集成播控牌照,禁止互聯網企業建設內容平臺。
牌照和監管一直是互聯網電視之殤,小米盒子因為缺少牌照一度被勒令停止服務,所有的互聯網電視都要和牌照方合作才能落地。根據騰訊科技的報道,樂視和小米版權訴訟緣起iCNTV利用牌照向小米提供了樂視獨家擁有的內容資源。
羅建輝強調,商業網站不能在互聯網電視上自建內容平臺。“設備生產企業、互聯網站不得設立集成平臺和內容平臺,互聯網電視中的內容服務,只能接受合法的內容。商業網站可以在內容上參與,向自主的內容平臺提供版權節目。”
在內容管理上,互聯網電視播出的內容與傳統電視播出的內容審核標準一致,管理尺度一致,版權保護原則一致。在社會責任上,不管是傳統的有線無線電視還是互聯網電視,都只是在業務模式上有差異,在履行社會媒體責任方面沒有特殊性。
根據規定,今后,在開辦主體上,只有經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的廣播電視機構,才能開展互聯網電視內容平臺。其中集成服務牌照將不再發放,內容服務牌照鼓勵省級以上廣電機構進行申請。
根據《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181號文),牌照方所選擇合作的互聯網終端產品不得有其他訪問互聯網的通道,不得與網絡運營企業的相關管理系統、數據庫進行連接。
據悉,目前廣電總局發放了7張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和14張內容服務牌照。其中7家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機構分別是央視國際、百視通、杭州華數、南方傳媒、湖南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