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直接影響彩電產品總銷量規模的原因是盒子產品的暢銷。盒子產品蠶食了大量的智能電視換新需求,而且改變了消費者的“傳統應用習慣”。而導致盒子能暢銷的原因,除了盒子自身200-300元的低價位外,更包括“互聯網視頻娛樂”的廣泛興起這個因素。
年輕人都在哪里看視頻?第一代互聯網人,已經30歲以上的那些網民都在哪里看視頻?以視頻娛樂為主要功能的彩電產品遭遇的第一個敵人是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PC。個人電腦的普及,以及互聯網寬帶的不斷提速,將越來越多的家庭娛樂消費拉倒了“另一塊屏幕上”——這塊屏幕就是PC。
網絡視頻具有點播、回看、海量豐富等特點,其應用體驗超過傳統廣電內容。而且,網絡視頻幾乎囊括所有廣電節目,并有大量自制內容。這是依托電腦屏幕、互聯網而來的網絡視頻能夠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鍵所在。但是,網絡視頻的這種體驗并不與電視機相矛盾。作為硬件的電視機,也能實現所有PC能實現的功能。做到這一點的答案既是:智能化。
2010年海信率先推出智能電視產品,此后不足一年這一新型產品就如雨后春筍般成為市場最核心的創新話題和新品概念。2014年上半年,智能電視銷量比已經超過6成,新品發布比例更是超過8成。依托電視機和客廳娛樂的智能化,從PC手中搶回失去的家庭娛樂消費市場,被認為是整個彩電產業“路人皆知”的行業性戰略選擇。
不過實現彩電娛樂PC化的路徑卻不僅僅是智能電視一個:傳統功能的電視,配合盒子產品亦可實現這種功能革新,而且成本投資只有購買新電視機的十分之一。所以,盒子產品借著智能電視的東風,成為了蠶食彩電產業規模的直接殺手。
20年前,信息產業屆就在規劃三網融合的思路。但是,這一設想只有在智能產品問世之后才得以真正實現。智能手機,實現了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采用同樣技術平臺的智能電視和智能盒子,則正在實現“家庭互聯網”的夢想。但是,對于彩電企業,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家庭互聯網開啟的三網融合時代,卻并不僅僅是產品形態的變革。
為什么說智能電視是電視行業的必然戰略呢?那是因為以內容為主要武器的PC產品,已經搶占了很多彩電消費市場。彩電企業明面的旗號是“智能技術”,實質的武器則是“網絡視頻與彩電大屏”的融合體驗。智能電視的變革不是把消費者拉回了彩電產品上,而是通過將網絡視頻拉到彩電產品上,進而牽住消費者的需求。或者說,不是智能技術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而是智能技術帶來的新應用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是這些新應用中的“海量網絡內容、交互內容”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
更為簡練的總結是:消費者的關注點,在智能電視時代已經不是“技術領先”,而是“應用領先”。彩電產業在這輪市場變革中經歷了從硬件價值為核心,到軟件和內容價值為核心的價值轉型。
因此,才有了彩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合作、開發軟件、APP、UI、與游戲廠商合作;也才有了樂視、愛奇藝這等網絡視頻巨頭搶灘彩電硬件市場;更有了盒子產品能夠快速滲入市場、深入人心,蠶食智能電視市場規模的行業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