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往國美、蘇寧等家電賣場,4K超高清電視將無可避免地進入你的視野。在電視展區,幾乎每個品牌都上市了自己的4K電視,而片源問題也大有改善。部分彩電廠商已經研發出了2K轉4K補償技術,通過技術手段,讓傳統FHD信號數據提升到真正UHD級別,使圖像真實度達到90%以上,解決了普通大屏電視畫面細節遺失、動態影像拖尾等問題。業內人士表示,在廠商們的爭相研發下,4K電視的普及已進入加速階段,解決了片源問題也會刺激4K電視的市場擴容。
也許有的讀者對4K還并不熟悉,在這里咱們先簡單普及一下相關知識。4K是一種分辨率更高的超高清顯示規格,4K的名稱得自其橫向分辨。按照國際通訊聯盟(ITU)定義的標準,4K的分辨率為3840*2160,長寬比為16:9。按照這個標準,該規格下顯示設備的逐行掃描線可達到2160,即我們常說的2160P。標準的4K分辨率下,像素總數能夠達到高清分辨率1920*1080的4倍。
從85寸到50寸 4K掀普及風暴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曾表示,友達、群創的4K面板全面攻占Sony、東芝、海爾、創維等日本、中國大陸知名品牌電視供應鏈,4K電視占50、55寸、65寸等以上的數量將逐年大增,今年是4K電視元年雖只有50萬臺,未來3年分別可達220、460、700萬臺,比起去年剛萌芽的3,000臺,可用急劇成長來形容。
據奧維咨詢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超高清電視終端零售滲透率明顯攀升,達到0.4%。其中50寸及以上尺寸大屏產品中的滲透率提升到了 1.6%;65英寸產品借助價格優勢,內部滲透率更是達到了14.6%。近期,中怡康公布的統計數據則顯示,目前在50寸的彩電產品中,4K電視的銷量份額接近3%,55寸產品中,4K電視的銷量份額約為1%。業內人士分析,4K電視產品的日漸豐富,價格也更加親民,這些因素均推動了4K電視的普及發展。
今年,中外廠商共同發力超高清電視產品,在產品與價格雙重競爭的推動之下,預計可在數年之內迅速擴散的超高清電視市場近來速度發展驚人。筆者走訪了北京的多家賣場時發現,很多銷售人員均表示,現在同尺寸的4K電視國產和外資的可以相差幾萬元左右,外資的4K最貴可達十幾萬,國內生產的4K電視則比較親民,最便宜的不到8千,最貴的不到10萬,價格有點貴,但是咨詢4K電視的用戶也不少,很多用戶都是提前看產品,體驗過后,考慮幾周在決定是否購買。現在每個月基本上都會有成單,若是4K電視流行起來,也不怕沒銷量。
超高清、大尺寸成主流
在4K電視普及的大趨勢中,大屏幕電視更加受到消費者青睞。多數賣場銷售人員表示,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大屏4K電視受到了普遍歡迎,而55英寸左右的智能電視關注度也有所上升。
另據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50尺寸,4K電視的銷售量份額接近3%,55英寸銷售量份額約為1%。
50英寸4K電視以康佳LED50X9600UE 7999元的報價最低;TCL55英寸4K電視L55E5690A-3D則以9990元領低國內外同尺寸彩電廠商;65英寸4K電視,海爾LD65H9000報出22989元的同行最低價。在價格優勢的沖擊下,國產超高清電視或能隨大潮順勢上位。
日韓彩電品牌方面,超大尺寸、超高售價幾乎是標配。LG推出的84英寸4K電視售價14萬,索尼84英寸4K電視售價高達17萬,三星85英寸4K電視售價24萬元,比索尼、LG的多了一寸,然價格卻高了7萬元。很多網友均表示外資4K電視比國內超高清產品貴很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國內外9個主流彩電品牌,超過15個系列,近40款4K電視在市場開賣,產品尺寸覆蓋39-84英寸。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有更多4K超高清新品推出。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4K電視還處于發展推廣階段,初期售價看起來很高,但然隨著技術進步和上游面板成本下降,4K也將和3D技術一樣,成為大尺寸電視的標配。而消費者在選購超高清電視時,則應根據畫質、預算、房間大小等因素決定購買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