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運行包括精神的部分和物質的部分,但是歸根結底卻都是有關“人”的部分。相對于任何其他物質的或者虛擬的生產資料,人作為企業運行中能動力的主要體現者,不僅決定了企業的發展,甚至決定著企業能否生存和存在。對于國內大屏產業,這一點絲毫不會有例外性。
實際上,經過了十年快速發展的大屏產業,正處于產業的高速變革階段。這對大屏產業從業企業的人才和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嶄新的挑戰。
大屏企業人才觀面臨挑戰
第一, 大屏市場的增長速度從未如此之快。從08年開始,大屏顯示產業中拼接墻,這類專業度最高的細分市場,年增長速度也能一直保持在8%以上。而像LED顯示、商用顯示器等產品市場,安防監控顯示產品市場的增長速度遠在此之上。比如,數字標牌應用,這類市場完全是近幾年新發展起來的應用領域。
在未來,中國市場巨大的內在容量和海外市場的拓展,尤其是新興金磚國家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和中東、東歐、拉美、中部非洲市場的崛起,都會成為國內大屏產業不斷增大自身體量的消費基礎。
僅在國內市場,就存在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消費性和強安全性社會的形成、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經濟趨勢的加強、物聯網和新一代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應用等,諸多“空前絕后”的歷史機遇。對于大屏產業,未來十年保持國內市場五年翻一番的發展預期,并不夸張,反而是相當保守。僅計算城鎮化發展所造就的新興市場空間,未來十年就不下4億人口的規模——這是一個幾乎超過世界上大多數人口大國人口規模的巨大數字。
大屏產業自身的壯大和發展,對于大屏行業的人才戰略至少提出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規模性的增長,二是人才層次的提升。
大屏行業規模擴大了,企業規模也會擴大,需要的各種人才和人力資源數量也會顯著增長。量的變化是必然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但是量的增加的同時,大屏行業對人力資源的質量水平的要求也會增加,這一點特別會體現在經營和管理類人才的層次的提升上。
大屏企業和市場的規模壯大,日益需要更為高層次的管理和經營營銷類人才。不僅包括企業戰略管理、物資管理、研發管理、服務管理,市場推廣、司法法務管理、軟資產維護、媒介支持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需求會顯著增加。同時,隨著大屏企業走出國門,國際化的人才,包括戰略、維護、研發、法律等方面的高端國際人才的需求,雙語人才、多語人才的需求也會大幅度增加。這些方面的變化,更多的是全新的課題,需要大屏企業從零摸索和積累。
第二, 全球大屏產業正處于核心技術創新和應用模式創新的爆發期。企業研發、創意人才的需求數量會在未來幾年內顯著增加。
近年來,全球大屏顯示產業興起了各種新技術,包括液晶顯示、等離子顯示、激光和LED光源投影顯示、新興數據傳輸技術和標準、各種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3D和觸摸型的應用、感知技術、物聯網技術。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大屏產業這個行業在所涉及的技術范疇的廣度上顯著增加。大屏行業日益需要更多的技術型和創新型人才滿足日益發展的新興技術的發展需求。
以技術革新為基礎,伴隨著信息化市場的發展,國內大屏產業還呈現出應用多元化的趨勢。更多的特色應用、與更多其他領域系統的交叉應用、甚至完全嶄新的應用模式不斷出現。這些考驗著大屏行業從業企業的整體方案實現和創意能力。使得大屏行業對于跨行業客戶業務顧問型人才、軟件和通信技術人才、創意性人才的需求跨上了一個新臺階,并不斷發展。
第三, 在大屏行業規模擴增、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大屏行業的競爭習慣和規律也在發生深刻的變革。行業運行的規律的變化,也對大屏行業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大屏行業企業規模正在向大型化發展,國內市場地域性、行業性割據的格局不斷打破。體量增加的大屏企業,需要具有更為規范的管理體系和制度體系,需要在管理上更上臺階。尤其是GQY、威創等上市公司的出現,使得大屏企業的管理層次顯著提升,甚至增生出資本管理這類原來很少涉及的管理門類需求。
同時,國內市場還面臨著海外巨頭加速進入和新興品牌全面崛起的市場混戰。海外巨頭,例如三星/LG等帶給了整個大屏行業更為規范的競爭秩序和更為成熟的營銷模式;新興品牌的崛起則使得大屏行業的競爭層次多樣化、市場滿足能力差異化發展,新興創意性競爭案例不斷涌現。這兩方面的變化深刻影響著大屏行業的競爭規則。一方面是國際巨頭的陣地化標準化較量,另一方面則是新興品牌的創意色彩的游擊戰競爭。這對整個大屏行業的人才分布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國際化正規化人才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靈活性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