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市調機構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本土品牌大力推動下,2013年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增長速度顯著,將有望突破6000萬臺,占全球份額的27%。但這看似風光的銷量背后,卻是產品利潤不斷走低的窘境。追根問底是國產平板行業缺乏專利做堅強后盾所造成的。海外代工、缺乏核心專利、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研發,注定國產平板無法擺脫目前困境。時下,國內廠商唯有加強技術研發,完善相關技術的積累和品牌策略布局,才能在平板電腦市場站住腳。
國產平板電腦量升價跌
移動互聯網時代,平板電腦已是司空見慣,其強大的電子功能及便于攜帶的優勢深受大眾喜愛,并已成為時下年輕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子產品。平板電腦持續火熱,銷售量也步步攀升。某市調機構報告稱,預計2013年全球平板電腦銷量將達到2.14億臺,比2012年增長38.3%,并且首次超過同期筆記本電腦銷量。
作為最具發展前景的信息技術產品之一,平板電腦吸引了世界各大知名廠商同臺競技,國內眾多科技企業也紛紛涉足搶灘平板電腦市場。某市調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將迎來一個發展高峰,預計國產平板的出貨量今年將突破6000萬臺。國內市場占有份額不斷提升,已使中國超過了歐洲、中東、非洲等地區,成為世界第二大平板電腦市場。
然而風光的銷量是由于眾多一擁而入的商家跟風甚至跨界而造成的,在基本相同的硬件配置和工業設計之下,平板電腦的銷售價格不斷被拉低,國產平板遭遇量升價跌的窘境。在深圳市平板電腦專業委員會執行副會長劉峰看來,目前國內的平板電腦市場上,蘋果iPad牢牢占據高端產品線,在一二線城市擁有絕對優勢;三星、微軟、索尼等品牌則在2000元價格水平上有著強大的競爭力;留給國產品牌的價格區間被壓縮至1500元以下。“在1500元這個水平上,已經沒有多少利潤可言了。”劉峰表示。
國產平板電腦利潤單薄
國產平板電腦遭遇高端無量低端無利,量升價跌的尷尬境遇,這也是目前大部分國產平板電腦的發展面臨的困境。一些國內廠商抱著“湊熱鬧”的心態踏足平板電腦市場,“過客”心理導致他們并不注重平板電腦的質量。這些蜂擁而至的國內廠商中,真正擁有研發能力、硬件技術和獨特工業設計的卻屈指可數。